回到頂端
|||
熱門:

從數字的另類思考 看文化生產與人才培植

自由時報/ 2012.04.04 00:00
胡朝聖(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理事長、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成員)

在新自由主義無所不在,並深刻影響每個國家政治與經濟發展方向的今日,數字成了官員用來跟民眾溝通施政成績的檢驗參考和標準,彷彿這些數字是國家進步發展的唯一目標與方向。

馬英九總統宣稱以「文化立國」與「文化興國」,忍不住想問,我們是否也可以用與文化最難以連結的數字來做為檢驗文化發展的參考指標呢?是的,我們看到了政府從中央到地方花了無數的金錢舉辦了煙花式的短暫活動作為政績宣傳,自誇著吸引了數十萬或是上百萬的觀眾前去參與;在以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國家下一階段經濟發展的重點目標時,政府告訴我們未來會投資幾百億在發展該產業上,能創造多少潛在的產值、為國家帶來多少進帳、引領多少亞洲國家等。

殊不知這又是一些飲鴆止渴的浮華政績包裝,又或是換了面孔的經濟政策,在數字面前,大家有了好多的願景跟夢想;然而事實是文建會每年的視覺藝術經費仍不超過區區3億,那些最核心的創作者仍在為國家補助金額的幾萬塊錢傷透腦筋大力爭取、相互廝殺,或是挑燈夜戰地撰寫核銷報告,而其他領域的文化工作者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相對於動輒千萬、上億或是數百億的活動和文創經費,這些文化工作者的處境實在不堪。

一個國家要真能以文化立國,端看它的文化環境、文化教育、文化人才、文化生產,到文化消費與市場之間是否能共構成一個完整的迴圈系統,才有可能真正創造出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文化與產業是可以和平共存的,只是前後順序要能釐清;但如今我們為了數字卻不斷本末倒置,該培植與灌溉的順序顛倒,著實讓人焦躁不安。

馬英九總統曾說,文化人應該把中國大陸當成市場,把台灣當成基地,但他不清楚的就是因為整體環境的惡劣才導致文化人才外移,打造優質環境,鼓勵創作生產,並大量應用至其他領域,市場的機制與文創的發展始有可能延續,也才能把台灣當做一個文化原創的平台與研發中心,把全球當成市場來思考。

我們期待未來政府在作政策宣示或政績發表時,可以很清楚並驕傲的告訴大家,每年國家的文化預算、文化人才、文化生產、或是必要的文化空間增加了多少的百分比;屆時,文化創意產業以及文化消費人口才可能有真正的成長,數字的提出也才會更有意義。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