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人民蓋屋 中台建築師同曲協奏-王澍與謝英俊

欣傳媒/葉穎/台北報導 2012.04.02 00:00

因為之於建築與庶民基底層「蓋房子」力量的運用,謝英俊與甫榮獲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獎的首位華人建築師-王澍,形同一個台灣一個中國大陸的相互呼應,於是在2011年一場由由同為建築師的策展人-阮慶岳,以「朗讀違章」的主題串連作展出且提出同名的論述出版。之於城市中人們自發性所造成的建築,若以違建統稱,在朗讀違章,不論是書籍或者展覽裡均有著充分的演繹,但若就建築技術回歸人民的作法呢?各自看似呼應的兩人又是怎麼樣的態度?從王澍的諸多案件裡,不論是寧波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一期二期工程、200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的「瓦園」…,期間,搭竹的工人、砌瓦的工人、疊磚的工人都被身為建築師-那個一直被人們尊崇著足以指揮並掌握建設期間全局的人給允許著,透過他們在技能上的專門,看似業餘,卻其實早在專業之名被定義前就已具備的能力,蓋出一棟棟署名王澍,卻也是民工的房子。在與台灣建築師與評論作家阮慶岳的書信對談中,王澍挑明著說,「我認為現在的專業化其實是指簡單化,但其實簡單化不等同於專業化,所以我反對專業兩字,於是把工作室叫作業餘」。「我想說的是,在那種全球標準化的知識之前,早已經有一種前知識,而這種具備差異性的前知識是被現在全球化、標準化、與所謂的專業化所否定掉的。但對於前知識的理解,才是決定了生活是否有真實意義的存在。」所以他巧妙也聰明地將自己的建築如同借力使力的那般,一如把收購來的舊磚新磚,完全不畫圖也不作任何控制地,就是完全放手交給工人,而工人天生就會而且出來的效果通常都很讓他驚訝!當民工們一磚一瓦堆砌出的「痕跡」,差異於西方建築的定義,更差異自原本大家所定義新的建築,才足以成就出以他之名的建築物那似古猶新的面貌,在他與阮慶岳的對談裡,他更是明白的講到自己使用老物再建的作法,「當那些場所被建成的時候,就具備有5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新建築之所以動人的地方往往是剛完工的那一刻,但是如果缺乏維護,就很容易破損,不堪入目。但這些(老)材料都是會隨著自然風雨變化,越老越動人,所蓋出來的房子在一被建造完成時後即具備50年甚至更有的歷史,所以他們都是吸光的,和自然立刻融合,不像那些新造的東西,往往賊光閃閃」。想必這樣的「老」物再利用,廣義的說,也可以涵蓋上傳統民工技術的這一「老」罷。而謝英俊在結合民眾力量的做法上,則是透過有效簡化後的方法,主系統(人工地盤主體結構)與次系統(開放式輕鋼架營建體系)的方法樹立,得以讓更多的人可以加入、投入,形同眾志成城,更讓泰半原本在地區顯得邊緣化的人可以有所事事,或者群聚間透過勞動找到歸屬跟認同。兩相對照之下,若說王澍與謝英俊一個業餘建築一個常民建築,傳遞的是相仿的情懷,在這樣的情懷之下,一個是將庶民本身技能推高,一個嘗試找尋內化的存在,卻又趣味地形成兩個方向對比的向度。不過對比的向度卻又都歸在推崇常規建築之外的同一線上,各自表述。【延伸資訊】書名:朗讀違章策劃:阮慶岳執行: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出版:田園城市

圖說:在2011年「朗讀違建」展中,王澍進一步提出了延續自中國民間,一種無須螺絲,僅靠堆疊和相互應力就可構築出建築的工法。(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