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加入一齊蓋房子 山下保博、謝英俊各自出招

欣傳媒/葉穎/台北報導 2012.04.02 00:00

我永遠記得,小的時候,鄉下自地自建的樓房旁,因為興修所剩下的磚頭與殘餘未用完的水泥跟木棧板就這麼被棄置在一旁的空曠草地,上學校讀書之前,一度視堆砌這些磚塊跟棧板成無頂的地界,如同自己幫自己蓋起一棟扮家家酒裡可以讓自己住的房屋,是記憶裡最常打發時間的遊戲。曾幾何時,若被再次問到,會想要自己蓋房子自己住嗎?我想,想必絕無法再如同小時候那樣直覺的相信自己可以!且遺忘的除了是自己可以的本能,更是中間過程裡,透過勞動,透過參與跟付出所得到的快樂,然而造成這樣的慣性的遺忘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我想是因為被訓練著僅相信專業,且以為專業才是唯一可以被信賴仰仗的方式罷。然而,真是這樣嗎?台灣建築師謝英俊與日本建築師山下保博要透過他們的帶領以及作品的完成,告訴你我,自己動手蓋自己的房子,絕對是可行的!起肇於災難之後村落的重建,台灣建築師謝英俊先後帶領著921地震之後的邵族部落重建、中國農村生態建築合作建房、四川512大地震重建、台灣八八水災原住民部落重建,身為專業營建與建築設計的養成背景,卻要讓許多建造的過程「下放」給一般庶民去執行。在一次採訪中,謝英俊也同樣意識到破除專業是需要方法的,他說道,他的建築是要破解專業化,透過專業人士架構出訓練一般民眾,同時簡化工具跟方法,讓不具備建築專業技能的居民,或施工或參與想法,都能夠加入,協力互助!這似乎意味著所有的規劃都會是三個層次操作著,第一步驟當然是專業建築者的規劃,接著,在他所帶領著完成的泰半村落重建案中,都可以看到輕量型的鋼體系,一旦這樣可以透過模組、鎖件、拉曳達成的主架構形成了之後,居民經過基本的訓練之後,無不可輕易上手加入,接著便是在主工法之外,以開放性的態度,加入當地的材料與傳統工法,在川震楊柳村的重建是加入當地的石頭於建築第一層的牆體。而2012年正在屏東進行中的「麟洛工作營」一案則是大量深化的透過工作營的方式,希望傳遞的不只是材料,更是在地文化的轉繹跟蘊底,這個階段則形同借力於民的作法,同時也才能達成了災後重建裡必須考量的快速與造價便宜等目標。而日本建築師山下保博在操作讓一般人也可以參與的建築事務時,也同樣有著強調造價合理透明,且兼具就地取材的特質。比較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救助日本東北311地震後的災民建築計畫案中,透過東京大學的協力研究,發現了在土壤中適時加入氧化鎂與沙等成份,將有助於形成一種強度更勝水泥的磚部件,而這樣的磚造在夯實過程中即作成如同樂高積木那樣,有著兩面各自凸與凹的肋,方便一層層堆疊扣接出房屋的牆壁,也使得建構過程中全無必要加進水泥建築必備的鋼筋結構物,這也促使建築過程的難度大幅降低成一般人就可以操作。除此之外,也避掉了氧化鎂可能對金屬材料造成的鏽蝕,同時,氧化鎂的成份又與災區被大量海水鹽化之後,既不能種植作物也無法再利用的土壤成份不謀而合,少了建造中自外地運輸原料的花費,更讓災難過後原本被視作無物將被大量耗費人力物力剷除丟棄的泥土找到出路,如此一來,形同一舉數得的「多贏」格局,至於風格或形式,早在建築師們透過統籌力的規劃下,已然成為了無關輕重的話外之物。

圖說:透過山下保博連結的多個團體與建築計畫,大量利用在地土讓的方式不僅少了建造中自外地運輸原料的花費,更讓災難過後原本被視作無物,將被大量耗費人力物力剷除丟棄的泥土找到出路。(SS imaging company攝/Atelier Tekuto、田園城市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