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蘇懷仁:台灣生技業形勢大好

自由時報/ 2012.04.02 00:00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

肩負台灣生技業研發能量傳承的台灣生技整合育成中心(SIC)首席顧問蘇懷仁表示,全球已邁入下一個新藥研發的階段,過去新藥研發成功的元素已經被破壞,所以現在可以說是生技新藥界「天下大亂時期」,但台灣的形勢卻相對看好。

蘇懷仁分析,在1985年左右,生技業是全球炫目的行業,當時是一個高價的產業,因藥有專利保障,且當時研發的新藥都是給眾多民眾吃,市場規模很大,而且研發成果佳,還記得當時他在大藥廠,公司決定要不要開發一個新藥,投報率至少要14%才會投入開發。

不過2004年開始,整個大環境有所改變,全球主要國家減少健保藥品支出,大藥廠本益比都掉到十幾倍,原有的新藥研發成功要素都被打破,這也讓全球生技新藥產業進入另一個階段。

小病藥物開發 台灣優勢

蘇懷仁認為,全球生技產業已經面臨藥物開發瓶頸,大的疾病幾乎都有新藥開發成功,但小的疾病種類繁多,市場規模小、技術難度更高,現在在經費有限下,更強調成本下降、研發支出少,這些條件加上亞太市場的崛起,都將是台灣生技業的優勢。

蘇懷仁進一步分析,以前研發新藥一定要看全球市場,但現在有些疾病只要看亞太市場,就有足夠的商業市場規模,而台灣生技業都是小型投資,所以只要選對小疾病,機會相對比較多,只是在時間點上,台灣的腳步要加快,因為只領先中國兩、三步。

他說,現在台灣在肺癌及肝癌等疾病,新藥研發已經有國際水準,其中肝癌只有少數國家有技術可以切入。舉例來說,某一種類型的肺腺癌,華人未吸菸女性罹病比例比歐美女性高,而這類型的肺腺癌患者接受羅氏藥廠的標靶藥後,9~12月內明顯可見腫瘤縮小,之後腫瘤就會恢復原來大小,這種病患在華人裡不少。

但研發這種新藥對大藥廠而言就沒有商機,但對台灣業者來說,因病患來源可以掌握,又針對華人市場開發,現在台灣已經切入研發。

台灣環境很亂 需要整理

蘇懷仁說,現在生技整合育成中心的工作,就是從學研單位選到好的案源,再替它找到一個能繼續研發下去的公司技轉,或者把過去停住沒有進展的案源,繼續推動,過去幾個月已經陸續找到幾個適合的案源,不過還在評估階段,未來生技整合育成中心就是育成這些案源、帶它前進,一直到技轉,但現在台灣的環境還很亂,需要整理一下,才能有另一個前進的動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