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地震 清明連假

吳改寫沁園春 深化兩岸和平

中時電子報/李明賢/特稿 2012.04.01 00:00
「惟反攻大陸,已成歷史;解放台灣,又嫌霸道;一國兩制,或統或獨,都為台海掀波濤。俱往矣,數當前明路,和平最好!」這是吳敦義當年改寫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的神來之筆;當博鰲「吳李會」登場前,這闕《沁園春.雪》先替兩岸未來四年譜新章,曲目就是如何讓和平深化。

二○○八年政黨再次輪替至今,吳敦義隨吳伯雄四度前往大陸,包含兩度出席胡錦濤瀛台夜宴,加上兩度訪港,已稱得上是馬政府高層的「兩岸通」;這幾年重大兩岸決策,吳也都參贊機要,並非如部分大陸媒體所稱「兩岸事務接觸不多」。

四年前博鰲蕭胡會開啟兩岸復談契機,其後在第七次江陳會簽署ECFA等十七項協議,馬英九總統則形容今年是「兩岸發展關鍵年」,換言之,如何在過去四年基礎上,持續推展未來四年的兩岸關係,此次「吳李會」已具承先啟後的政治意義。

目前各方放出訊息,「吳李會」將聚焦在財經議題,包括結合大陸十二.五與黃金十年計畫,以及投保協議、金融合作等經濟範疇議題,暗示兩岸現階段仍是「先經後政」。

然而,從蕭胡會到這次吳李會,兩岸領導人的對話已逐漸具有廣義和平協議的意涵,今年對談時間更從二十分鐘拉長為一小時,我方因而解讀,中方同意蕭胡會、吳李會就是兩岸互不否認,也等於是默認台灣(中華民國)主權。

馬英九在總統大選前拋出和平協議引起波瀾,日前吳伯雄、胡錦濤談及「一國兩區」,在台灣內部也有反對聲浪,不過,即使兩岸政治對話時機尚未成熟,也不代表未來四年毫無機會,馬英九的五二○就職演說是關鍵,博鰲論壇則是兩岸高層「互探虛實」的場域。

無論如何,從四年前的蕭胡會擺盪到今年吳李會,兩岸深化和平仍是主調,節奏雖有高低,曲目卻從未改變。兩岸若要由經入政,就要碰觸主權問題,未來是否會從現階段的互不否認往前跨一步,還需要累積更多條件與善意。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