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30歲前 60歲後 注意腎血管性高血壓

台灣好新聞/ 2012.03.27 00:00
記者黃芳祿/台南報導

佳里奇美醫院腎臟科血液透析室主任郭育淇指出,如果高血壓是在30歲之前或60歲之後發現的,就有「腎血管性高血壓」的可能。他還說,所謂「腎血管性高血壓」,是指因為腎臟動脈狹窄,造成腎臟分泌不正常的荷爾蒙,配合一些機轉,導致血壓偏高。

60幾歲的吳女士有數年高血壓的病史,平時在診所拿藥,後來由於使用三種降血壓藥物仍無法有效控制血壓,加上健康檢查結果顯示血中肌酸酐值略高,因此轉至大醫院的腎臟科求診。

她接受一系列的檢查,經腎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右腎稍有萎縮。接著安排核醫檢查,發現右腎的有效腎血流明顯低於另一側,因此懷疑她的高血壓是屬於「腎血管性高血壓」。

院方再安排核磁共振腎動脈攝影,顯示高度懷疑有右腎動脈狹窄的可能。再經由血管攝影,確定了「右腎動脈狹窄」的診斷,她接受氣球擴張術以及支架擺置的治療。出院後回門診追蹤,血壓回復正常了,腎功能也好轉了。

通常這一類的高血壓,用藥反應會隨著病情的進展而愈來愈差,而且時日一久,可能造成該側的腎臟萎縮!但是,只要能夠診斷出來,並及時接受氣球擴張術以及支架擺置的治療,那麼血壓便能獲得有效控制,且能讓腎臟免於繼續萎縮!前述吳女士就是一個典型「腎血管性高血壓」的案例。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最新統計,在民國99年,有4,174名國人死於「高血壓性疾病」,於該年度國人10大死因中名列第九名,死亡年齡中位數為80歲。有4,105名國人死於「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於該年度國人10大死因中名列第10名,死亡年齡中位數為78歲。因此,高血壓和腎臟病對國人的影響實在不容忽視。

 

高血壓和腎臟病之間有些關聯性。例如臨床上常可見到一旦血壓控制不佳,可能會造成腎功能的退化;而腎功能的惡化,也可能導致高血壓愈來愈不好控制。

據統計,在高血壓患者中,大約有百分之十的比例為「續發性高血壓」,這類患者者往往於30歲前或60歲後才發現,可能有罹患腎臟相關病變:腎血管病變(如腎動脈狹窄)、腎實質病變、內分泌疾病(如嗜鉻性細胞瘤、原發性皮質醇酮症等)及大動脈縮窄等,而以腎血管病變和腎實質病變占「續發性高血壓」的最大宗;這類疾病若能及早處理,是有機會減少甚至是不須再吃降血壓藥的。而其他的百分之九十為「本態性高血壓」患者,這一類型的高血壓通常病因不明,往往須長期服用降血壓藥。

    

當腎臟組織受損一段時間後,可能導致腎臟功能的永久性損傷。經過治療追蹤三個月以上,假如腎臟功能仍然無法回復正常,此時可稱為罹患了「慢性腎臟病」,而根據國民健康局在民國99年發行的「慢性腎臟病防治手册」所記載,全台有近250萬人(占11.9%)罹患慢性腎臟病,其中只有3.5%的人知道自己有腎臟病。另全台也有近 6.4 %的人罹患第3至5期慢性腎臟病, 但只有不到10%的人知道自己有這類型的腎臟病。顯見國人對慢性腎臟病的認識普遍不足。

那麼,該如何提高對慢性腎臟病的警覺性呢?郭育淇說做出可以參考台灣腎臟醫學會的建議。包括一些屬於腎臟病的高危險群(有慢性腎臟病家族史者、60歲以上者、糖尿病、高血壓、尿路感染、尿路結石或阻塞、常用止痛葯或偏方者等),建議應該遵循「護腎33」原則,就是每3個月定期作3項健康檢查:包括驗尿(測尿蛋白,血尿,尿糖)、驗血(尿素氮,肌酸酐)與量血壓。

一般人當有泡(小便有泡泡)、水(水腫)、高(高血壓)、貧(貧血)、倦(疲倦)的症狀時,就須及早接受腎功能檢查。

佳里奇美醫院腎臟科血液透析室郭育淇主任特別提醒民眾,如果在30歲之前或60歲之後發現罹患了高血壓,特別是當血壓愈來愈難控制,甚至腎功能開始變差時,建議到腎臟科門診作進一步的檢查,相信能診斷出相關疾病,比如因腎臟動脈狹窄而引起的「腎血管性高血壓」,就可及時加以治療,那麼血壓便能獲得有效控制,腎功能也會好轉,甚至不藥而癒。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