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各有盲點 美牛攻防 藍綠宜妥善了結

中時電子報/李明賢、管婺媛/特稿 2012.03.12 00:00
朝野美牛之戰持續升溫,地方有民進黨南部六縣市串聯反美牛,中央則有立院本周上演修法攻防大戰,猶如總統大選延長賽。在野黨抨擊政府立場反覆,未說明決策利弊,炮火猛烈;然而綠營操作「火牛陣」,激化民間反美情緒,卻可能坐實鎖國刻板印象,藍綠各自有得有失。

美牛爭議進退失據,肇因於馬總統選後與美方人士會面提及此事,事後並對外強調「三沒有」原則;在黨籍立委公開表達反對立場後,行政院卻在深夜發表聲明,宣示「有條件開放」;一連串反覆讓民眾對政府失去信任,黨籍立委處境尷尬。如今修法討論在即,行政院不願對是否提出政院版修正草案表態,不僅讓立委難以配合作戰,更加深民眾對政府的疑慮。

不少執政黨立委私下抱怨,民代面對選民壓力,當然不可能主動替政府說明;若府院不願主動提案修法、對外釋疑,為自己的行政決策負責,難道要立委對行政單位決策負責?

解析朝野政黨在此議題的攻防,同樣罩門處處。為美牛而同意萊克多巴胺有條件解禁,政府如何兼顧國人健康與外交利益,至今說不清楚。而在野黨反美牛雖獲得部分民意掌聲,卻可能繼大選時的反中大帽之後,再被扣上反美的民粹封號,民眾同樣看不到兼顧外交與民生的良策。

執政黨因美牛激起民怨,尚有顧全台美關係的理由,但綠營站在反美牛一端,若未提出理性論述,將使反美牛變質為反美,民進黨恐難以洗刷鎖國罵名,這是民進黨在後續攻防必須審慎思考的課題。

回顧二○○九年美牛風暴,馬政府所以立場逆轉,關鍵在於年底有縣市長選舉壓力,外交利益必須做出妥協。如今再度面對同一問題,「沒有選舉壓力」成為朝野共同的有利條件。若不把握此契機,理性討論萊克多巴胺解禁問題,進一步對美牛議題做一妥善了結,將有負全國人民的期待。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