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NBA vs.SBL 球員口條差很大

yam蕃薯藤新聞/實習記者 王安立 2012.03.12 00:00
哈佛小子林書豪的熱潮席捲不斷,但鎂光燈下的他,為什麼能在拿下第一場的勝場後,立即成為舞台上的亮點,除了謙虛與球技外,更重要的是,像Jeremy Lin這樣的NBA球員有很多,隨時準備好成為一個球星,抓準機會一次爆發,並且讓所有人刮目相看,打開尼克隊第一場勝場與籃網的賽後訪問影片,你會發現,林書豪連受訪的節奏都抓的像很有經驗的球員,如果不說,誰會知道這是一個在選秀會上失利,甚至先後被勇士、火箭釋出的球員呢?(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Linsanity同時也為台灣的SBL帶來一線生機,2/25、2/26於高雄小巨蛋開打的SBL明星賽,更因為這股籃球熱吸引了民眾入場觀賽,場內座無虛席,票房意外打破紀錄,比起往年成長了兩倍。雖然大家對台灣籃壇的關注增加,看似是一件值得喝采的事,不過背後值得深思的是,台灣的運動體制、教育環境可能都還有進步的空間,否則等林來瘋一退燒,那SBL該等誰來解救,又該等多久? 拿NBA與SBL稍微做比較,在NBA競爭強大的環境,球員必須做好全方位的準備,即使是板凳球員,也必須是一個有智慧、有思考能力的板凳球員,因為,能做的就是隨時等待主力球員不能上場的那天,就是表現自己的那天,機會一但來了,根本沒有錯過的時間。反觀SBL,板凳球員對自己的定位沒有太大的野心,往往能夠有表現的時間,都是在比數大幅超過敵隊的垃圾時間,甚至連上了場都只是在做拖延戰術消磨時間。賽後訪問也能看出端倪,NBA任何球員怎麼看都像訓練有素的「受訪專家」,但在過去SBL球員與記者的對答常是答非所問,連口語表達的能力似乎都略遜一籌。 體制更是問題之一,台灣的「體育班」制度,扼殺了許多體壇好手的生涯,大多數的體育生是靠甄試的方式進入體育班,這也代表著成績不那麼重要,但隨著進入大學甚至出社會,在相同水平的競爭下,體育生們往往欠缺專業知識,簡單來說,能做的是培養更多的專業才能以及給予足夠的教育資源,否則翻開歷史,許多球員一但退休、受傷之後,為什麼只能做一些出賣勞力的工作,卻不能轉任為專業教練或開拓其他發展?也試想為什麼台灣從未出現台大小子、政大小子呢? 雖說NBA與SBL本來就無法相提並論,但目前SBL所追求的是職業化,是一個準備要成為指標性的聯盟,SBL的球員水準在亞洲並不算差。在SBL官網長期發表文章的球評也提到,現在的SBL雖然屬於半職業聯賽,但骨子裡還是像個業餘聯盟,唯有球員的企圖心,加上行政組織大力的推動,才會有更精采的比賽和更完整的體系。 想要培養下一個林書豪、王建民,更重要的是台灣人不能短視近利,除了體制以及體壇環境的問題,父母的心態更是占了很重要的成份,林書豪擁有一個「虎媽」,要打籃球可以,但是成績要維持一定的水準,若林書豪的課業在要求內,沒人可以反對他打球,此時家人反而變成一種動力。從林書豪的例子完全破除「體育不能當飯吃」這句話。完整的教育制度以及體育制度,而不是只會「打球」,給選手們多元化的才能培養、高教育知識,將來不會有沒飯吃的事,那麼要出現下一個Jeremy Lin不是夢!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