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新聞自由跨步 緬甸著手媒體法

立報/謝雯伃 2012.03.08 00:00
【編譯謝雯伃整理報導】伊年莫(Ye Naing Moe)與大多數緬甸記者一樣,從未相信過資訊部的官員,這是有理由的。據《環球郵報》報導,他的父親是一名政治運動者,曾被捕4次,他自己則被政府幹員監視。他的新聞系學生被跟蹤,還被質問他上課的內容。「過去當局是不太喜歡我。」他苦笑著說。去年他接到政府高層來電,邀請他為一群政府公務員開設為期一週的工作坊,希望他能教導官員過去他們所不用瞭解的技巧——如何幫助記者書寫新聞。更令人吃驚的是,這名政府高層告訴他,上課題材沒有任何限制,所以伊年莫決定要解釋第四權和新聞自由的價值。「起初我想:『這工作不是真的吧!』我擔心政府搞不好會因為我教授的題材而處罰我。」他說:「不過後來我決定了,為什麼不試試看呢?」審查制度愈趨放鬆在他看來,這是緬甸媒體走向開放的徵兆之一。過去幾十年,緬甸屢因毆打、囚禁和虐待媒體從業人員而遭到國際社會譴責。過去在登盛(Thein Sein)執政下,新聞編輯注意到,新聞審查制度從根本上開始放鬆,即使是政治敏感話題也開始通過審查。許多人預言,新政府是真心推廣民主改革。緬甸政府下一個步驟,就是國會在年底可望會針對媒體法規進行討論,看是否要取消審查委員會,以及報紙在出版之前毋須先送交審查。另外,私人公司也可望能出版、經營日報(目前私人公司僅能出版週刊)。《每週之聲》(Voice Weekly)資深編輯札雅圖(Zeya Thu)表示:「我希望這項法案能成為轉捩點。」《每週之聲》是關注政治議題的私營出版單位。接受訪問的記者表示,緬甸新聞自由的開端,應可追溯至去年3月登盛的一場演說。他在演說中呼籲大眾尊重媒體扮演的角色,從那時起,報紙出版前的審查越來越寬鬆。過去被禁止的題材現在已可被討論。舉例來說,最具代表性的反對黨領導人翁山蘇姬,其肖像一度被禁止出現在公共場合,現在卻出現在許多報紙的前幾版。據報導,翁山蘇姬自2010年解除軟禁後,審查委員會曾公布一項官方命令,准許各家媒體開始刊登她的照片,只是不能占一整頁的篇幅。《仰光時報》(Yangon Times)和《精英新聞》(Flower News)這2份報導時事的民營週刊出版者烏科科(U Ko Ko)表示,他甚至開始把過去被否決的文章上呈審查委員會,結果都通過審查。「過去他們會審查每一頁每一句。」他說:「現在被他們改過的部分不到10%。」他和其他編輯也注意到,他們開始可以和審查員透過電話討論被改掉的部分,試圖保留他們想要保留的地方,有些時候審查員願意改變想法。他們說,報社與審查員的關係變得更友善。「1年前,我根本連問都不敢問。」提哈掃(Thiha Saw)表示。他編輯的是民營的《公開新聞週刊》(Open News Weekly),該媒體主要報導政治新聞。「現在我可以打電話給他們。」部分議題仍受控管然而並非所有的發展都是往正面方向前進。關於種族衝突和政府虐待少數民族的新聞仍在禁止報導的範圍。這對一個政府屢遭控告於衝突區違反人權的國家來說,並不是小事。除此之外,緬甸政府仍繼續想盡辦法隔離記者,阻止他們前往偏遠地區的衝突地帶進行採訪,讓他們無法獨立報導當地新聞。記者們表示,他們與政府官員間的溝通管道也獲得改善。去年國會第1會期中,媒體無法入內旁聽議事。國會第2會期開始向媒體開放,新聞記者甚至能訪問議員。海外緬甸人民所出版的報紙過去在緬甸被視為異端,現在也漸漸被接受。緬甸讀者對新近的媒體開放感到歡迎。編輯指出,報紙流通量大幅增加。舉例而言,札雅圖的《每週之聲》發行量由去年的3萬2千份增加至目前的8萬2千份。然而這些改變尚未獲得法律條文的保障,所以媒體法是否通過至關重要。媒體法有許多內容尚未明朗,像是規範範圍除了印刷出版品之外,是否包含廣播和網路。另外一個值得擔憂的地方在於,編輯可能會在政府審查之前,先行自我審查,以免自己出版報紙後遭當局打壓。在此情況下,規定的變動反倒讓人抓不準政府究竟同意或不同意哪些內容。「我們估計,媒體法中仍保有許多限制。我們想要有一個獨立單位管理此事,像是印度媒體委員會,而不是審查委員會。」提哈掃(Thiha Saw)表示:「主要在於,我們不希望緬甸媒體法成為整個東南亞最糟的媒體法。」這波媒體改革得到緬甸審查總長丁隨(Tin Shwe)的大力支持,儘管他掌管審查委員會,但他曾多次要求更多的媒體自由,也承諾要解散該委員會。然而他的直屬上司,資訊部部長覺山(Kyaw Hsan)並不太支持改革。去年在回應丁隨要求更多媒體自由的提案時,他以有毒的紅螞蟻來比喻記者。「他想要製造改變,但是現實上有限制存在。」烏科科這樣形容丁隨。烏科科與丁隨是密友,兩人經常談論旗下報業的改變。目前在緬甸出版報紙仍是一件麻煩事。編輯們指出,只有與政府關係良好的公司才能成功註冊,取得出版許可。過去報導政治和經濟議題的報紙必須提前一週將稿件交給出版登記與審查部(Press Scrutiny and Registration Department)審查。該部門近1百名工作人員會用紅筆仔細批改報紙草稿,寫下評論或直接在整篇稿件上畫一個紅色大叉。在最高長官同意過後,整份草稿才會被送回編輯處,準備出版。然而,截至目前為止的改革行動已讓過去遭受到迫害而感到恐懼的記者重懷希望。22歲的攝影師示圖札亞(Sithu Zeya)於2010年4月因拍攝泰國緬甸自由之聲爆炸案的後續照片而被逮補。他被毒打、虐待,並判處18年刑期。今年1月他與另外651名政治犯一同被釋放。他已被釋放。被問到他下一步為何時,他說他會重返新聞業,甚至可能會投入國內媒體。「媒體自由比過去更大了,不過進度仍有些緩慢。」他說:「無論如何,只要我做對的事,那我就不後悔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