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北藝大30歲生日】放風箏慶生 許下高飛心願

立報/許純鳳 2012.03.01 00:00
【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台北藝術大學將施放風箏歡慶30歲生日,預計邀請台灣漢族、原住民族、馬來西亞、日本、柬埔寨、印尼等6大傳統風箏藝師到校交流,教授學生製作風箏的技巧,製作新穎的風箏,最後成果將在10月份的校慶呈現。北藝大推出一整年的活動,其一便是6月份開始的「高飛三十:風箏製作計畫」,經由國內、外傳統風箏藝師的教學,製作出至少6大風箏,在校慶施放。北藝大傳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陳婉麗表示,放風箏是無國界的娛樂活動,在中國也有象徵吉祥的意思,所以決定放風箏,慶祝校慶,祈求下個30年豐厚高飛。▲北藝大高飛三十計畫,將邀請各國製作風箏的大師來台,希望透過大師教學互動,培養更多傳統藝術創新與傳承的種子。圖為馬來西亞凱達(Kedah, Malaysia)地區的傳統風箏藝師Mohd. Zulheimi Muhayuddin。(圖/北藝大傳統研究中心提供 文/楊萬雲)台灣漢族、原住民族、馬來西亞、日本、柬埔寨、印尼的傳統風箏各有文化特色,最特別的是印尼的傳統風箏,陳婉麗笑說:「印尼風箏很大,大到必須用卡車運送,必須要由一個團隊合力,才能讓風箏升空。」放風箏時,須搭配印尼的傳統音樂,協調人員控制風箏飛行的方向,十分有趣。柬埔寨的傳統風箏不但能在天空飛,還能發出聲音。陳婉麗解釋,柬埔寨的傳統風箏由黃藤、竹子、棕櫚樹葉製成,藉由風力發聲,成為著名的音樂風箏。馬來西亞的月牙型風箏、日本的米字型風箏也別具特色,她希望學生可藉由這次交流學習不同傳統風箏的製作技藝,加上當代裝置藝術創意,創作出嶄新的傳統風箏。▲北藝大高飛三十計畫,透過各式各樣特色風箏藝術,讓學生體驗來至各國不同文化的傳統藝術。圖為馬來西亞傳統月形箏。(圖/北藝大傳統研究中心提供 文/楊萬雲)此外,北藝大總務長陳約宏也規畫「校園百年植栽計畫」,種植兩百多株的流蘇,展現一年四季不同的校園風貌,目前為桃紅色櫻花盛開的季節,等到4月份輪到流蘇開花,呈現4月雪的效果,到了5月,的20多株的非洲紫薇綻放,校園意象由白轉紫,景觀也更加多元豐富。北藝大校長朱宗慶表示,雖然北藝大歷史不算悠久,慶祝目的不在於回顧過去,而是希望讓社會看到北藝大的影響,校慶活動不只從校內走向校外,更從國內跨足到國外,除了讓更多人看到北藝大的藝術能量,也希望以藝術文化和國際進行交流學習。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