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莊孟翰︰台灣正香港化 M型化更嚴重

自由時報/ 2012.02.29 00:00
記者林美芬/專訪

中資進入香港炒樓,香港房價近年已飆破每坪370萬台幣(均價),是現在台北市房價80萬元的4.7倍,香港憤怒抗議中國人大量進入香港,瓜分香港的社會福利,港人怒吼正在狂升當中。

淡江大學產經系教授莊孟翰說,台灣現階段已是「錢多為患」,馬總統若不能在連任後有效把關,將迫使台灣香港化,房價狂飆、資源被瓜分,M型化更嚴重。

以下是專訪主要內容︰

問:香港房價狂飆與台灣房價的差距到什麼地步?

答︰香港房地產發展,可區分成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是1997-2003年,1997年是香港回歸中國的高峰點,房價是每平方公尺14萬港幣,接著在回歸後,一路下滑到2003年6月底的CEPA簽訂前的6萬港幣,等於是慘跌。

在2003年簽訂CEPA之後,中資快速進入香港,中國人到香港炒樓,房價又快速急漲,到2011年12月的1平方公尺29.3萬港幣等於378.13萬台幣一坪,同一時間台灣台北房價均價是80.3萬元/坪,兩者相差4.7倍。

中國黑錢狂炒港房市

問:香港房價被炒作的原因為何?

答:香港房價急漲原因,主要是「國際資金」與「中國龐大游資移動」,而中國龐大游資的部分,有相當比例是境外黑錢或是行賄等黑錢的移動及洗錢,導致社會的問題一再發生。

最近香港人已經發出怒吼,要求對中國人民到香港的一切福利設限,但對於這一點,中國政府並沒有具體的回應,因這個問題對中國政府而言太小了,且中國的觀點是,同在一個中國底下,沒有設限的必要,香港特首又是北京派任,等於香港人的怒吼是得不到解答;馬政府近期政策正一步步試圖對中國人來台及資金來台部分,採取放寬的政策,這使得香港已經爆發的社會問題、資源被瓜分問題,可能在台灣重演。

擴大中資來台是危機

問:馬政府打算引進中資,擴大對台投資,包括公共建設,對台灣可能產生什麼影響?

答:台灣現在已經是錢多為患了,還要擴大引進中資,甚至連公共工程都打算開放中資投標,涵蓋到傳統產業等,是個危機,尤其是台灣在公共建設投資上,不缺資金也不缺技術,看不出來為何要開放中資投資?

國際資金在2009年遺贈稅率減到10%後,快速進入台灣,現在「錢多為患」;根據統計2002年底到2011年止,台灣外來資金成長了11兆,這是很大的數字,已有危機的存在;事實上,這9年多來,台灣GDP成長33%,但房價卻成長118%,房價比GDP成長倍數多3倍,顯示兩者落差很大;政府政策應該要好好拿捏。

中資進入台灣投資,目前只有兩個大管道,一是股市,二是房地產。現在政府連公共建設都想讓中資投資,包括捷運興建、高速公路休息站等,這都是本地台資企業搶翻天的區塊,台灣企業不缺資金也不缺技術,為何要開放?

但還是有死角,中資透過公司法在台購辦公廳舍及員工宿舍是合法的,形成漏洞。

ECFA沒讓台灣討到好處

問:馬政府以ECFA來強化未來利多,對台灣人民是好嗎?

答:政府打著ECFA之名提出中國讓利說,但在選後,官員已經明確說明,沒有「讓利」,事實上是簽訂ECFA沒有討到多少好處,而台灣與中國之間經濟往來,即使台灣政府不開放,中國政府也會從WTO會員國或是外貿協會等國際組織來侵入台灣,重點只是慢一點,慢一點就從中來找解決方案。

政府若不好好解決,門一開,錢就進來了,西藏及新疆都是透過錢及交通運輸來侵入;台灣政府即使擋不住,也要努力地擋,「錢多為患」啊!

不要忘了,第二任很難做,在選票的支持下,敢公然反對的票數達到六百多萬,最讓知識份子不齒的部分是,在選前竟然敢隱瞞經濟景氣藍燈訊號,選後才更正,公然破壞政府的公信力,而公信力是政府賴以存在的重要關鍵。

可透過稅制雙軌解決問題

問:你認為的解決方案是什麼?

答:政府可透過稅制雙軌制,來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採取資金來源不同,來課徵不同的稅率,以房地產實價課稅這一件事,海外資金(含中資)在台購買房地產,透過實價登錄、合約控管、契約控管等制度,課以資金利得的稅率,而台灣一般民眾買房,則是按現行稅制稅率來處理,讓外來資金多課一點稅來減少資金進入台灣。

阻絕中資來台避免M型化

問:那不是阻絕外資進入台灣嗎?

答:這正是主要的目的,自CEPA之後,香港房價急劇漲勢,但一般中產階級的香港民眾卻越來越買不起房子,M型社會快速被拉大,台灣一直有人想要有ECFA的翻版,但中國是1%人口支配著43.7%的財富,美國是5%人口享用60%財富,台灣呢?一直不明確,事實上這個不明確也有另外一番的危機,就是資訊不透明,而衍生出政策失焦,馬政府新內閣如同「研究內閣」,就是看不到底下層資源分配不公的問題,M型越來越大;最大問題就是,錢進來是要解決經濟問題,但衍生的社會問題卻不解決。

奢侈稅只是政客語言

問:政府也有奢侈稅等措施,怎麼會說沒做?

答:總統選前說要對富人多課稅,但選後說富人已經繳很多稅了,簡直是前後顛倒。

以奢侈稅為例,政府若真有心想要課徵,可以鎖定區域、鎖定大樓、從契稅去找,再從身分證連出去,透過地政的系統就可以查到名下財產交易情況,如果是短期買賣,就可以課徵財產交易所得,也可以透過土地房屋向銀行貸款的金額,查到買賣價格,甚至是現有規定,到銀行領款匯款五十萬元以上就要填寫匯款人的姓名等。

如果政府真要做事,多的是管道可以追查,而不是現在打擦邊球或打假球,說一些模稜兩可的政客語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