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蘭海策略 綻放新市場

自由時報/ 2012.02.28 00:00
記者洪瑞琴/專題報導

打造台灣「蘭花王國」美名,二○一二台灣國際蘭展將於三月三日,在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正式登場,迎接今年國際市場榮景。位於後壁區的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目前已開發三期一百一十五公頃,蘭花生產溫室六十一公頃左右,早期台南育種者培育保留很多優異品種,已是全球最大的蘭花生產基地。

園區第四期也開發完成,廿五公頃土地早被業者登記租滿,第五期三十五公頃,預定今年八月左右完工,市府信心滿滿,招商沒問題,屆時一七五公頃生產基地,蘭花溫室達九十公頃,更是全球蘭花供應重要基地。

目前園區進駐四十九家業者,加上第四期五十六家,形成蘭花生產聚落;八年前首批進駐的台霖生物科技公司副董事長劉佑甫表示,台南氣候條件很好、產學研究資源又夠,適合蘭花生產。

技術領先 協助取得品種權

劉佑甫也認為,「品種好,卻不見得是商業品種」,必須經過市場驗證,蘭展比賽的冠軍蘭花,叫好不叫座的也是有。

高大蘭園高武卿感嘆說,台灣育種技術高超,連荷蘭都比不上,可惜許多賣相佳品種,被荷蘭商買斷、登記專利賺走了,「台灣等於是做白工」,政府應出面協助爭取品種權。

台灣配種培育能力強,「很能生、也很認真登錄」,為品種取名,花幾千元辦得到,但要登記專利權才獲保障,國內專利權約一萬多元,國際專利權登記花費高,歐盟市場一株起碼十多萬元,對小型蘭園公司而言,負擔沉重。

台灣蝴蝶蘭進軍國際市場,最大競爭者是荷蘭,除了品種專利權處於弱勢,後端行銷通路據點,亦遠遠不如這個全球花卉輸出大國,台灣蘭花生技園區內八成以上業者屬於中、小型,希望政府建構外貿平台,在國外設溫室倉儲據點。

農業公部門也清楚業者需求,評估在歐盟花卉市場大本營荷蘭設據點,至少要投入十億元資金,實非地方政府所能負擔。

更現實的是,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獲行政院核定「農業生物科技地方型園區」,開發期程九十二年至一百年,近廿億元中央補助經費,原本占農業局農產行銷科最大筆預算,執行到尾聲,今年度起分食南市區區百萬元預算,「中央奶水斷了,就得自己生自己養」。

而且園區採委外營運,主要是公共設施管理、進駐業者服務、蘭花常態展覽觀光行銷,土地則是向台糖承租,園區本身缺乏研發自主核心,業者須自力更生。從研發品種、育苗、花梗到花株,台灣蘭花產業鏈分工合作,上下游業者各能找到生存空間,但是分工細、相對利潤被切割,小農經濟難抵荷蘭強勢競爭。

生產專區 國際產銷新方向

目前園區內能夠「一條龍」生產,從育種組培、大規模產量到國際貿易的業者屈指可數,從台中后里進駐園區、擴大產能的芊卉公司是代表性業者之一。

芊卉董事長景文德認為,台灣蘭花品種多、生產氣候佳,極具發展潛力,關鍵在於如何掌握國際趨勢與穩定品質,迎合各國市場不同需求,政府輔導提供蘭花生產專區是正確方向,媒合國際產銷合作、降低成本上則待加強。

據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統計,全國蝴蝶蘭生產戶數三百四十多家以上,南市至少占三成,全台最主要蘭花生技及生產業者都已進駐台南園區,儼然是台灣蘭花產業經濟榮枯指標。

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秘書長曾俊弼表示,台灣是美國唯一獲准帶介質蘭花輸入的產銷國家,競爭優勢大於其他國家,上下游業者利基不同,前端研發與後端行銷整合不易。

台灣蝴蝶蘭大白花切花市場主要鎖定日本殯葬業,一場告別式約需廿萬日幣花卉,現有多家業者針對日本切花市場作專業生產,園區內就有家大公司,每週定期趕送貨班機二萬株仍不夠應付,還要委外代工生產。

但也有業者憂心,台灣蘭花每週生產量供過於求,已有低價競爭「島內自傷」情勢,若無法再開拓其他市場,勢必有崩盤危機。

副市長林欽榮表示,以全球產業整體面,市場仍相當龐大,中小型業者欠缺市場開發能力,雖有台灣國際蘭展媒合,但市場開拓仍待突破,尤其蝴蝶蘭產業發展不久,擴充速度頗快,人才培訓與行銷、栽培專業累積仍不足,都需有輔導機制。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