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區「藜」家出走活動 帶動永久屋基地創意產業

中央社/
13 年前
重建區「藜」家出走活動 帶動永久屋基地創意產業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20226 10:01:13)昨(25)日屏東縣政府為推廣原鄉紅藜產業,特別於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辦理「藜家出走~逛市集」開幕活動,邀集屏東縣8個原住民鄉計8組表演團體展演傳統樂舞;同時,也在鄰近的禮納里及長治百合部落展出來自屏東原鄉地區二年來研發推廣的農特產及工藝文創產品,期藉市集活動帶動永久屋基地創意產業發展。

行政院重建會產業處副處長陳德福致詞表示,重建二年多以來,紅藜產業是屏東瑪家鄉災後主推的創新產業,也是行政院重建會積極協助推動的一鄉一產業計劃之一,目前已逐漸展現出具體的成果,讓更多鄉民願意跟進參與這全新的產業。本活動配合228連續四天假期推出,開幕活動選在人潮眾多的文化園區盛大舉行,同時也在鄰近的禮納里及長治百合園區等兩大永久屋社區,推出創意市集活動,民眾可藉由走訪社區,體驗政府兩年多重建成果,並參觀購買當地多元且具創意的農特產及工藝文創產品,帶動永久屋社區產業重建發展。

屏東縣縣長曹啟鴻出席該活動時也表示,為協助原鄉產業重建復甦,感謝行政院重建會、原民會等相關單位兩年多來的持續關心及資源投入,在縣府輔導研發下,目前在市面上不僅可以吃到紅藜料理,並將紅藜文化意涵設計為文創商品,除讓更多人瞭解紅藜,也讓這項屬於原鄉的產業得以在新的社區持續發展。

開幕活動地點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已成立20多年,是台灣原住民14族文化的展示體驗櫥窗,每年均有30-40萬人次遊客進入參觀,然莫拉克重創屏北地區後,園區人潮亦減少大半,周邊觀光產業亟待協助振興。八八風災過後,來自霧台鄉、三地門鄉及瑪家鄉計3村居民遷入了位於園區上方的禮納里部落,遷入一年多後,該處已逐漸發展出獨特觀光產業特色,行政院重建會亦積極整合該區域文化及觀光資源,希望透過閒置數十年的三地門吊橋整建改裝及區間步道整修,將三地門鄉、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瑪家北葉村及禮納里部落資源予以整合串聯,使其成為屏北地區觀光旅遊的新亮點,並帶動當地觀光產業發展。

本次活動期間為2/25至3/4共計9天,每日10時至17時於禮納里及長治百合部落均有豐富多元創意市集及農民市集,邀請民眾共同體驗重建後的原鄉部落產業新風貌。

訊息來源:重建會(http://88flood.www.gov.tw)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9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