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誰運作了陳菊代理主席?

美麗島電子報/政治新聞中心 2012.02.23 00:00
一件不該成為新聞,更不該變成問題的民進黨代理黨主席推舉,為何會在昨天突然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陳菊再三拒絕代理職位,有其主客觀因素,但為何蔡英文卻一反常態,幾乎是以「霸王硬上弓」的態度把陳菊拱上主席大位?這一切的原因,就來自於長期以「英派智曩們」自居的現任立委、民進黨發言人及黨公職人員們在背後運作。 對民進黨來說,「代理黨主席」這個職務,就是一個行禮如儀的過渡者角色,完全不需有任何大作為,說穿了就是不要讓整個黨「家裡沒大人」,以過去的經驗來看,無論誰當代理主席,頂多就是就任當天會有一小則新聞而已,其餘時間,幾乎是讓人忘了他的存在,甚至連誰是代理主席還要想一下。 尤其,蔡英文卸任後,這屆代理主席的任期只有兩個多月,黨中央在決定誰接任時,大可用「批公文」的方式批了就算,完全無須勞師動眾,祭出三顧茅廬、派系運作、軟硬兼施,把推舉代理主席搞得跟真的主席一樣,但弔詭的是,蔡英文卻真的這麼做了。 昨天,民進黨中執會場面一片歡欣,全場一致鼓掌推舉陳菊出面代理,但最高興的人,恐怕就是私下遊說蔡英文把陳菊拖下水的「英派智曩們」。 這些自許「英派智曩們」,在蔡英文敗選請辭黨主席後,因耳聞昔日的「新蘇聯」可能將重新連成一線挺進五月的黨主席改選,屆時若無足以抗衡的對手,新任黨主席幾乎可以斷定非蘇貞昌莫屬。也就是說,如果要擋住蘇的去路,自然要找出一位實力相當的大老級人物,而在排除派系色彩濃厚的山頭後,最適當的人選就是陳菊。 在黨的利益考量下,推陳菊或許有其必要性,但令黨內人士無法認同的是,這些「英派智曩們」打的算盤,竟然是要讓市政成績、健康及聲勢都逐漸下滑的陳菊,把重心移往中央黨部,而空出來的「南部空間」,就是他們趁勢崛起的機會。 關心「菊姊」的人大概都曉得,前年陳菊拿下大高雄後,自認自己對「首任大高雄市長」有歷史責任,無奈礙於地方幅員遼闊,昔日的高雄縣民對這位新市長的施政仍感到相當陌生,以致於去年《遠見》雜誌提出的市政評比報告,陳菊的施政滿意度意外大幅跌落,這樣的成績一度讓她相當自責,因而決定用更多精力在市政上。 未料,在「英派智曩們」的運作下,即便陳菊再三表明真的沒意願,但終究還是擋不住「集體決議」,硬是被拱上代理主席的位置。過去,陳菊在工作及健康壓力下,已呈現蠟燭兩頭燒的狀況;現在在她市政成績下滑、力有未逮的處境下,又得固定上台北面對敗選善後、處理全黨事務,對她而言絕非政治上的利多。 不過,代理黨主席雖苦了陳菊,但這項佈局的「地下戰略意義」有二,第一是替蔡英文佈下一記可能擋助蘇貞昌的關鍵棋子,第二,則是讓相關的「英派智曩們」有了更上一層樓的空間。 其實這些事早在幾天前就在黨內傳開,但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不就是政治常態嗎?」所以也就彼此心照不宣,共同演了一齣和樂融融的中執會。 只是,這些「英派智曩們」的手法粗糙到令幾位黨內大老級人物相當反感,私下抱怨連連,甚至連帶對蔡英文感到相當不解,但顧及黨內和諧不便多說,只能靜觀這些「英派智曩們」要如何繼續「合縱連橫」。 然而,現在大老們不出手,是因為蔡英文還在主席的位置上,等到下個月民進黨改朝換代之後,假若這些「英派智曩們」仍不知自我節制,繼續打著蔡英文的招牌,繼續運作一些只顧個人利益卻「見不得光」的事情,結果恐怕不會像現在一樣這麼「融洽」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