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智庫:習訪美難減美中互信赤字

中央社/ 2012.02.18 00:00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華盛頓17日專電)中國大陸國家副主席習近平5天訪美行程今天結束,美國學界對於中國未來領導人能否透過這次互訪,拉近美中關係增加互信,仍抱持懷疑看法。

美國重要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Relations)亞洲研究部主任易明(Elizabeth Economy)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撰文指出,「習近平訪美無法改變美中關係的互信赤字(Trust Deficit),兩國增加互信仍有長遠的路要走。」

易明認為,「美中官員已進行無數次溝通對話,充分瞭解雙方短期及長期經濟利益,但仍有許多領域缺乏透明度。華盛頓央求北京就軍事與經貿等領域進行公開對話,但北京認為中國實力不如美國,不願自曝其短,拒絕將議題檯面化。」

北京拒絕就分歧溝通,卻在南海與東海區域大肆活動,引起鄰國強烈不安,導致美國加強軍事部署,重新回到西太平洋。

易明指出,「建立外交互信需要時間,雙方必須清楚表明意向、保證可預期的行動、分享對方敏感資訊、平衡兩國間的施與受及相互尊重。」

他說,「但美中均無法達到對方的期望,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彼此各懷鬼胎,雙方價值觀與優先策略南轅北轍。」

習近平訪美5天,拜會重要行政部門、國會與商界團體,期間也到訪愛阿華州與當地居民閒話家常,並大手筆採購農產品,拉近與美國民間和企業的距離。

但北京大張旗鼓訪美的成效如何?「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作者華特(Stephen Walt)認為,這是場「過度興奮的出訪」。

華特對習訪美一事指出,「真如各界說的這麼重要嗎?那些家常話的意義何在?」

華特分析,「首先,中美關係為權力平衡和利益結構所左右,遠超過領導人個人特質的重要性。第2,習近平尚未就任,從時間來看,未來10年美國實力仍遠超過中國,因此習的人格不是主要因素,第3,無論習近平是怎樣的人,中國集體統治的限制,讓習無法施展身手。」

華特認為,「很難參透政治領袖的真實面貌和想法,特別是在全部參照劇本,絕無意外脫稿演出的外交場合。」中美關係仍由雙方國內政經利益結構長期主導,無論習近平如何聰明、沉著和避免風險,都無法改變基本原則。1010217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