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邊城啟示錄》泰北孤軍的祖國夢

中時電子報/江家華/台北報導 2012.02.14 00:00
一九四九年國共戰爭失守撤台,最後一批從雲南撤出的國民黨部隊接獲上級密令留守,等待時機反攻大陸,這一等竟讓他們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導演李立劭耗費三年深入泰緬邊境,以紀錄片《邊城啟示錄》記錄這群如浮萍的老兵在異地為生存奮鬥,如何教育下一代,謹記心中的「祖國夢」。

「台灣的祕密口頭轉達就是藏三個月。藏三個月,藏到今天,我們藏了四十八年。」雲南反共救國軍第五軍參謀長雷雨田將軍在受訪時說,當年國共內戰最後在聯合國施壓下,多數留守雲南緬甸的軍隊必須撤退回台灣,他們卻收到上級命令留守,並在政府沒提供任何補給、被外界汙名化的情形下,繼續靠著相信祖國的信念留在異鄉。最後他們卻淪落為泰國僱傭兵,幫忙清剿泰共,甚至為了擁有國籍,不惜以鮮血戰役,換取泰國身分證以得到居留權。

李立劭的紀錄片《海南阿嬤》、《草嶺》曾被列為二○○○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觀摩片,拍攝《邊城啟示錄》緣起於十年前的教師節,他來泰北邊境的一所華語小學參訪,在泰國北部小鎮他驚見一群人唱起《孔子紀念歌》,還對著孔子像三鞠躬。他探查後,回頭記錄這群「被遺忘的泰北孤軍」。

李立劭表示,泰北地區涵蓋清邁、清萊兩省,外景隊成天以吉普車在各個山頭村落中尋訪分散四處的耆老與見證者,「荒煙漫草堆中都是一座座陣亡將士的野墓,活著的老將軍們也已高齡九十歲。」

國家政府早已遺忘這群軍人,這群孤軍卻不忘反共情仇及炎黃子孫的身份。每逢雙十國慶日,泰北華校的子弟仍然手舉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高唱《國歌》及《中華民國頌》。影片中的泰北孤軍後代出生於異地,心中卻認同遙遠的台灣。

片尾,這群泰北孤軍甚至還率團參加民國一百年的國慶典禮。李立劭說,「在兩岸日漸交融的當下,他們成了意識型態的犧牲品,這群老兵們的堅持,彷彿成了一齣歷史荒謬劇…。」公視十四日晚間十點播放。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