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與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等人,當年有「清華國學四大導師」的美稱,在近代中國學術史上有不可動搖的地位。王國維自殺時,旁人只在他口袋裡找到簡單寫著「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的遺書,近年對他尋死的原因有很多研究、版本不一。
「父親在大陸清華大學教書的日子,是我最懷念的時光。」王東明曾投書《中國時報》暢談印象中的父親。她回憶,王國維個性內向,自沉昆明湖當天早晨,母親還為他梳理髮辮,「沒有任何異狀、全家人都沒想到他會投水自盡,從此天人永隔。」
她記憶中的父親不苟言笑,除了在她幼小時會哼哼家鄉兒歌、逗小孩外,只和人談學問和正事。父親在清大任教時,每天長袍馬褂、掛著一條長辮子走在校園,「許多教授的辮子都被學生的剪刀喀擦剪下,但父親的髮辮不曾有過困擾。」有次母親忍不住說,別人的辮子全剪了,留著多不方便。父親不吭氣,冷冷地回答「留著便是留著」。
王東明有八個兄弟姊妹,她說,只有二哥王高明在詞學方面略有小成,但被誣為特務,也自盡身亡。王國維死後,王東明隨母親回浙江海寧老家、又到上海,民國三十八年隨國民政府來台。
「奶奶不常提起曾祖父,台灣很多年輕人也對王國維的事跡懵懵懂懂。」王東明孫女陳家怡說,對曾祖父很多事跡也是從課本得知。直到赴英念大學,大陸學生聽到祖父是王國維名號,都瞪大眼睛嚇一跳,她才知道曾祖父在國學上的貢獻。
王國維跳水自盡八十六年後,子嗣只有王東明還在世。她感嘆,近年針對父親死因和歷史有諸多研究,但都是參考以前的文獻。有感年輕一輩對父親歷史不了解,已經請人幫她寫回憶錄,「記錄我眼中的一世紀和我記憶中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