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四方之聲】東南亞運動與武術

立報/張正 2012.02.12 00:00
文/張正藤球(馬來文sepak raga,泰文ตะกร้อ,菲律賓文sipa,越南文Cầu mây)顧名思義,藤球比賽所使用的「藤球」,就是以藤條編織而成的空心小球,直徑約12公分。藤球比賽的場地類似排球場,一隊三人,兩隊中間隔著一道高約一百五十公分的網。比賽時不准用手,而是像足球的規則,必須用腳踢或頭頂,所以又被稱為「腳踢的排球」。藤球約在15世紀起源於馬來半島,隨即流行於東南亞各地。比賽時,兩邊選手「此起彼落」,飛踢連連,煞是好看。毽球(Shuttle cock)毽球也是東南亞運動會特有的項目,比賽場地、規則、技術等等,都與藤球類似,只是把「球」換成了「毽子」。說起踢毽子,華人社會一點也不陌生,至少在漢朝即有史料記載,有人甚至說這是黃帝時代武士們的一種訓練。不過把踢毽子變成隔網對抗的比賽,在台灣就比較少見了。看著比賽選手縱身飛起、將行徑飄忽的小毽子準確踢向對方,實在令人瞠目結舌。菲律賓武術(Arnis)在武術比賽方面,東南亞運動會中也有許多當地才有的項目,例如菲律賓武術。菲律賓武術中,以棍術最具特色,高手使棍時,棍花翻飛、目不暇給,也許是太出神入化,甚至被稱為「魔杖」。據說李小龍所使用的雙截棍,也是向菲律賓的武術高手所學習。菲律賓棍術比賽時,選手要穿戴類似日本劍道的防護服裝。馬來武術(Pencak Silat)馬來武術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舞蹈,起源古老而神秘,傳說真正的高手都在深山叢林中練功。此一武術的特色在於摔技,要爭取有利的位置並配合快速的腿法,絆倒對手。如果再加上刀、棍等兵器,能在近身戰中發揮致命的威力。比賽時,雙方需穿上類似跆拳道的護胸,以免受傷。越武道(Vovinam)相較之下,創立於1938年的越南「越武道」,就是比較新的一門武術了。當時的越南還在法國統治之下,創立人阮祿的目的,在喚起年輕人的愛國精神,期望早日脫離外人統治。越武道的套路和兵器使用,與中國南方的武術相當神似,不過在制度上,則是以日本武術的「道」和段位命名,服裝也類似空手道。而隨著越南人在世界各地生活,越武道也遍佈全球,今年在台灣,也成立了「中華民國越武道協會」。泰拳(มวยไทย,Muay-Thai)東南亞武術中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泰拳。泰拳的比賽場地與規則類似拳擊,選手也要帶上拳套。不過,除了可以用雙手雙腳進行攻防之外,特別強調雙肘與雙膝的使用,打法兇猛迅捷。相較於只使用雙拳的西洋拳擊,泰拳又被稱為「八臂拳術」或「八肢的藝術」。運動家精神還有一些未被列入比賽項目的東南亞武術,例如柬埔寨的高棉拳、寮國的寮拳、緬甸的斌道,也許是因為地理位置相近,這幾種拳術和泰拳之間頗多相似之處。其實不管哪一種運動、哪一門武術,彼此之間最相似的不是動作,而是精神。除了勝不驕、敗不餒的基本態度之外,如何將自己鍛鍊成一個更謙卑、更有禮貌的人,才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努力的地方。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