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三不見傳奇 遊鹿港必懂知識

yam蕃薯藤新聞/陳冠瑋 採訪報導 2012.02.08 00:00
百年的糕餅傳承,搭配百年老街古廟,以及氣勢磅礡的主燈「龍祥霞蔚」加持下,今年元宵前後的鹿港小鎮,成為台灣人出遊的第一指名景點,但當漫步在燈光璀璨的千里龍廊,對於鹿港如果只有吃吃喝喝、看看花燈,卻不知道所謂三不見傳奇、甕牆與摸乳巷,就別說您來過鹿港了。 鹿港民俗館資深管員黃瀞儀提到,三不見的傳奇,指的是「不見天、不見地、不見女人」,不見天指得是鹿港今日的中山路,以往稱為「大街」,北起天后宮,南至街尾,當時為了給各地商人遮風避雨的街道,在街上搭起連綿不絕的亭子,亭頂開有天窗,既通風又可採光,到民國23年於日據時代被日本政府以不透風、不衛生要求商家將它拆除。 不見地則是指鹿港過往大街小巷都鋪上紅磚或唐山石,條街道只見磚石不見土地,另一說法是,到了迎神賽會的日子,由於廟多放鞭炮也多,讓地面全為殘餘鞭炮覆蓋,所以稱為不見地。而不見女,則起因於當時鹿港民風保守,有婦人不能隨便外出的習俗,俗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是形容當時接上難見到婦女的狀況。 黃瀞儀說到「甕牆」的由來,是因為在古清朝時代,鹿港與大陸間進行絲綢海上貿易頻繁,但船只載絲太是不能在海上航行,就想利用「甕」來裝紹興酒、雜物壓艙,但酒喝完了東西用完,剩下來的甕要怎麼辦?鹿港人將石灰、草灰、糯米和黑糖填入,當起牆與窗的材料,還兼具通風的效果,也就成了目前看到的甕牆和甕窗。 之前曾大肆被媒體報導的摸乳巷(又名君子項),黃瀞儀說她從小就在那邊長大,因鹿港風強為防風所以房子蓋得近,其實這就是一個通風巷,最窄的地方只有50公分,名子的由來,一說是男女在巷內相遇,女生需要護胸以讓男生通過,二說是古人因渴望生子,日思夜夢,此處巷道狹長,如人們作夢一般,故稱其為「夢麟巷」,發音與台語的摸乳相似而得名。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