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雲南連續神秘猝死 元凶是蘑菇

中央社/ 2012.02.07 00:00
(中央社台北7日電)大陸雲南從1978年開始,在各地陸續發生100多起的不明猝死事件,死亡人數超過300人,引來許多可怕傳說。大陸專家經過多年研究,發現神秘猝死事件的元兇是雲南常出現的一種蘑菇。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雲南各個荒僻的山區30年來流傳著「魔咒」,每年6月雨季來臨時,「不明原因猝死事件」總是集中在雨後放晴之時發生,不同年齡的村民毫無徵兆地陸續死去。因此,當村莊裡出現第一個死者,往往會引發其他村民、甚至鄰村的恐慌。

這種怪病分散在雲南各市、縣,大陸專家蒐集多年資料,發現猝死案例大都發生在同一季節、同一家族、同一時間、同一地區,多數為心臟病發,但症狀都不盡相同,醫界束手無策,只能稱之為「不明原因猝死事件」。

某村曾因多年發生猝死病例後整村遷移,3年多都不曾再發生猝死,但一戶人家回到原居住地後,當天家族就有2人再度猝死。

雲南網報導,昨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消息,稱雲南不明原因猝死的「元凶」是一種磨菇,當地人叫「小白菌」,學名叫毒溝褶菌。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陳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孫承業、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沈壯於2006年7月到雲南,參與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光的雲南不明原因猝死調查項目,在昨天發表記載調查結果的文章。

研究人員發現,發生猝死的家庭彼此多沒有關聯,但事發前2週以內他們卻都進食了自行採摘的野生「小白菌」。專家萃取「小白菌」分析,發現2個新的非蛋白質氨基酸,經動物實驗,這2個新氨基酸造成白老鼠血糖急劇降低猝死。

此外,在「小白菌」被列為嫌疑因素後,雲南省即廣發宣傳,呼籲民眾不要食用「小白菌」。2006年雲南「不明原因猝死事件」銳減到3起,比2005年下降82.4%,猝死人數降低到5例,減少86.5%。

2009年研究人員在一名猝死村民的血液中發現含有「小白菌」所含的2種新氨基酸,證明死者生前食用過「小白菌」,因而斷定「小白菌」就是「元凶」。

「小白菌」形似銀杏樹葉,新鮮時為白色,脆弱易裂,採摘後不久就慢慢變成肉色,主要分佈在雲南北部,生長在海拔在1800至2600公尺的高地,成熟期約在7至9月,雨後放晴之時生長最為旺盛。當地居民又叫「小白菌」為「白蔘」。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