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內閣6日進行交接,美牛議題成為新任閣揆的首要挑戰。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表示,美國大動作要求台灣解禁,擴大開放美牛進口;不過究竟是只開放瘦肉精,還是包括目前仍然禁止輸入的狂牛症高風險部位,包括30個月齡以上牛肉、絞肉、內臟等,美方訴求並不明確。
楊志良表示,如果只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台灣,由於台灣的美牛市場已經飽和,對美國效益不大,因此他擔憂的是美方下一步,會要求台灣也開放含瘦肉精的其他肉品,如此一來,對台灣的農戶將造成更大衝擊。
美方目前將美牛問題與TIFA(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掛勾,楊志良表示,台灣未來一旦解除了美牛瘦肉精的禁令,未來像科技業等從TIFA中獲利的產業,就應該加稅補貼受到衝擊的農戶。他說:『(原音)以前我們的電子新貴賺大錢,就是因為叫人家不要抽我們的稅,那我們的傳統產業就吃虧,所以那些賺很多錢的人其實是犧牲了別人,我們犧牲了農業、犧牲了傳產,所以稅應該從那邊扣出來幫助這些受損的人,但是我們沒有這樣做,所以我們的財稅單位很爛就是這樣。』
至於瘦肉精究竟該不該解禁?楊志良表示,目前國際上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瘦肉精無害,他認為,政府應該緩一緩,等到今年7月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訂出瘦肉精殘留容許量(MRL)標準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