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民進黨與大陸為何無法建立互信?

美麗島電子報/陳先才(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長) 2012.02.06 00:00
自民進黨成立以來,其與大陸的互信基礎就始終沒有建立起來。無論是執政時期,還是在野時期,雙方都沒有有效建構起穩定的互動架構。從表面上看,九二共識似乎是其中最為關鍵的障礙,然導致民進黨與大陸無法進行良性互動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最關鍵的還是雙方在心理及意識形態層面的嚴重分歧所致。 第一層面是存在心理觀感不佳的情緒。 造成雙方在心理觀感情緒上的對立與衝突,主要還在於民進黨及綠營在稱呼與中國大陸有關用語方面的言詞有關。例如,民進黨基本上稱中國大陸為中國,大陸學生為中生,大陸資本為中資等等。總之,凡是與中國大陸有關的東西均要冠上“中國”字才行,而不願意使用“大陸”這樣比較中性化的辭彙。而反觀藍營,無論是政治人物還是親藍學者、媒體或支持者,均以較中性的大陸、陸生、陸資等指稱對岸。藍綠在用語方面的差異相當明顯。儘管這種辭彙上差異的實際意義本身並不重要,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但從觀感上而言,大陸民眾會認為這是綠營的刺激性語言,當然會引發大陸社會一定程度的不滿與反感情緒,這應是民進黨與大陸無法進行良性互動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民進黨或許並非刻意為而之,而是早以形成的習慣用法。但事實上,民進黨創黨之初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裏,黨內主流仍然是比較客觀的面對大陸。例如1989年4月民進黨中執會通過的關於大陸政策的相關提法仍然稱為“民主進步黨現階段大陸政策草案”。只是隨著民進黨不斷向台獨方向轉化,才開始主觀地、刻意地用中國代替大陸。雖然民進黨對大陸的用語並不是導致雙方無法良性互動的最關鍵原因,但這對於兩岸的良性互動確實有心理觀感方面的傷害效應。 第二層面是存在心理顧慮重重的情結。 儘管民進黨自創黨以來,並非始終高抱台獨大旗,無論是陳水扁的四不一沒有,還是蔡英文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等,也不能說民進黨全無任何善意,但由於在雙方缺乏溝通與沒有任何互信的大背景下,大陸對民進黨仍然存有很強烈的不信任情結。特別是民進黨長期試圖拋開兩岸的聯接臍帶,切割兩岸的歷史文化,甚至試圖改變兩岸原有的法律框架的言行,都導致大陸對民進黨產生一種根深蒂固般的極不信任情緒。 以蔡英文主席在2012年總統選舉候選人辯論中的言論為例,蔡英文表示,她所認知的中華民國是指台澎金馬,不同于馬英九認知的中華民國包括長江、黃河、黑龍江,青藏高原等。單不去分析雙英在中華民國議題上產生差距的原因何在,單就大陸特別是多數民眾的基本認知來看,多數人顯然會把蔡英文主席的論述視為是兩國論的思維展現。當然大陸多數民眾的這種認知,不管是對蔡英文的客觀描述還是錯誤判斷,但很顯然的一點,正是由於民進黨台獨黨綱的存在以及政治人物的刻意與大陸拉開距離,甚至認為進行歷史切割的做法,客觀上也是造成民進黨無法取信於大陸的重要原因。 第三層次是存在意識形態對立的碰撞。 台獨黨綱才是影響民進黨與大陸無法良性互動的最為深層次的關鍵根源所在。這是雙方的意識形態上的根本對立。雖然大陸與國民黨也有嚴重的意識形態對立,但相較於民進黨的台獨黨綱而言,國共在意識形態上對立的後果自然要小得多。畢竟在很多大陸民眾眼裏,國共的對抗更多的是制度之爭,但對於民進黨而言,則更多可能是統獨之爭,顯然大陸會更在意後者。 民進黨的台獨黨綱顯然是造成該黨與大陸無法展開良性互動的最關鍵原因。儘管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先生早在1997年就宣稱台獨黨綱已是民進黨的歷史文獻,但此舉顯然無法化解大陸的顧慮。畢竟民進黨台獨黨綱仍然存續。這是雙方產生各種衝突的最深刻根源所在。事實上,民進黨1986年成立之初並沒有台獨黨綱,而是在1991年10月的民進黨五全會上,台獨黨綱才正式出爐。台獨黨綱的存在,不但使雙方在意識形態的對立加重,而且使雙方根本就無法展開直接的交流與對話。這也是長期以來,儘管民進黨內有很多人士也與大陸有一些良性的互動,但這種互動也只是個案的,私下的方式,而民進黨作為一個政黨與大陸的互動則始終沒有出現過,其根本障礙就在於台獨黨綱的存在。 因此,從表像來看,民進黨與大陸無法良性互動的原因在於雙方在九二共識上的爭議,但從本質面來看,則其根源仍然是台獨黨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