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社論:美牛不只是美牛

立報/社論 2012.02.05 00:00
美牛再度叩關,綠營認為這是選舉的前金後謝,選前讓馬政府可以搶先宣佈赴美免簽,以及包道格發言支持九二共識;而馬總統沒有否認,並且在會見薄瑞光時主動提起TIFA和TPP與開放美牛的關係,卻又虛偽的說要交給新內閣農委會評估。

問題是科技專家儘管可以提供決策所需的專業資訊,但是如何決策,必須要政治人物願意負起責任,畢竟美牛不只是美牛的食品安全衛生問題,還是選擇肉食或蔬食、素食的健康和環保問題;也是國際貿易戰爭和外交、國防的問題;更是國內政治角力的問題。所以馬英九主動向美方示好,然後又非常虛偽的說要交由專家決定,但是他傾向支持開放的立場已不言可喻,卻不願負責。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曾提出的報告,指出全球18%的氣候變遷是因為畜牧業而來,經濟動物(如:牛、豬)排放的溫室氣體量比所有交通部門加起來還要高出許多。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因為關注二氧化碳造成的溫室效應而獲得諾貝爾獎,卻絕口不提溫室效應更強數十倍的甲烷,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國畜牧業大亨是政治人物的重要金主。可見,美國政府之所以如此強勢捍衛肉品出口的利益,其來有自。

再者,美國所謂「粗放型」農業,其實使用了大量的化肥與農機械,紀錄片《沉默的食物》的震撼畫面,即可說明美國玉米是以石油所灌溉──農機械要油、化肥和農藥也是石化工業的下游。因此,號稱吃玉米而肉質鮮美的美國牛,要再加上飼料換肉所耗損的能源,以及長途運送所需要的能源,可以說在台灣吃到的每一口美牛,都是耗費無數石油、製造大量溫室氣體的產品。決定要不要進口美牛,不只是農委會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生活方式與價值觀的選擇。

當然,有人認為台灣在軍事和外交上必須倚賴美國,或者認為赴美旅遊免簽證,以及與美國的貿易關係更加重要,但是請馬政府開誠佈公的講明白,至少讓台灣人民知道自己犧牲了什麼?選擇了什麼?以及看清楚美國的虛偽和霸權的真面目。否則僅交由農委會就美牛論美牛,只談瘦肉精或狂牛病對消費者的健康風險,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全面開放美牛及瘦肉精美牛與否,是馬英九必須面對的決策,也是他不可迴避的責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