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愈放愈發 蜂炮傳承百餘年

中央社/ 2012.02.05 00:00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5日電)傳承百餘年的鹽水蜂炮,相傳起源於關聖帝君出巡,為地方驅除瘟疫。演變至今,除了商家祈求蜂炮「愈放愈發」外,每年吸引數萬遊客,成為重要的觀光資源。

鹽水蜂炮相傳起源於清朝光緒初年,因當時鹽水地區流行霍亂瘟疫,醫藥又不發達,導致死亡人數多,居民人心惶惶。經民眾向廟宇內供奉的神明請示,關聖帝君指示在其正月13日的飛升日出巡,信眾隨神轎一路燃放鞭炮、繞行大街小巷,事後疫情也果真結束。

鹽水居民此後每逢農曆正月13日,便沿襲往例請出關聖帝君出巡,盼驅邪佑民,神轎所到之處都有信眾燃放鞭炮。隨著時代變遷,出巡繞境活動漸與正月15日的元宵節結合,傳至民國80年左右,活動擴大為2天2夜,從正月14日上午8時啟炮,至正月16日凌晨結束繞境。

早年跟隨神轎燃放的多是一般鞭炮,後來開始講究聲光效果及排場。居民將沖天炮及煙火綁在炮架上,成為一座座的炮城,在神轎經過住家附近路口時將神轎攔下,對著神轎隊伍施放,常是數萬發沖天炮齊飛的壯觀景象,如同蜜蜂在空中亂竄,因此被稱為蜂炮,民眾用來擺放炮城的帳篷則被稱為「蜂巢」。

施放蜂炮的傳統,漸漸演變成商家祈求新年生意興隆、民眾祈求平安的儀式,講究愈放愈發、炮城愈綁愈大。每當大型炮城從「蜂巢」內被推出來時,就能吸引眾人目光,施放時更聚集大批人潮,讓製作炮城的人家相當有面子。

近年遊客及「攔轎」放蜂炮的商家愈來愈多,今年關聖帝君出巡的隊伍最多將分為4線遶境。遶境隊伍晚間進入市區時,蜂炮聲響此起彼落,夜空中不時出現煙火秀,與平日的平靜街景截然不同。

特殊的蜂炮文化傳開後,吸引不少外地人、甚至國外遊客,在元宵夜到鹽水體驗「犁蜂炮」的快感,將鹽水小鎮擠得水洩不通,形同每年一次的「大拜拜」,也成為地方重要的觀光資產。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