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六個道德故事》寫不過癮 侯麥拍成電影

中時電子報/林欣誼/台北報導 2012.01.30 00:00
法國新浪潮電影大師侯麥(Eric Rohmer)總能在簡單的手法、平凡無其的故事中,以絮絮叨叨的對話展開人性的洶湧思辯。這不但是侯麥電影的最大魅力,也反映在侯麥的文學寫作。鮮有人知,侯麥其實先是小說家,然後才是導演。

侯麥比同期的導演楚浮、高達成名晚,直到《六個道德故事》電影系列,才奠定他的影壇地位。而這六部系列電影的前身,就是他撰寫的同名小說集《六個道德故事》。

「一個故事,如果能寫出來,為什麼還要拍成電影?」侯麥在前言中自問,卻又繞口令般地辯證,正因為無法達到一種書寫的完美形式,產生了拍電影的念頭,「如果能當小說家,為什麼還要當電影導演呢?」

侯麥一九二○年出生,二○一○年以八十九歲高齡辭世。他原是文學教授,曾任新浪潮重要刊物《電影筆記》主編,也曾出版長篇小說《伊莉莎白的小屋》。他的電影包括了「道德故事」、「喜劇與箴言」、「四季故事」等系列,一九八六年以《綠光》獲威尼斯金獅獎。

《六個道德故事》書中〈蒙索街的麵包店女孩〉、〈莫德家的一夜〉、〈克萊兒的膝蓋〉等六篇小說各約一萬字,描寫年輕小資男女的愛情,共通的是男主角都很自命非凡,他們在本來的感情關係中突然被另一個女性吸引,經過一番掙扎,最後回到原來的女人身邊,卻帶著悵然若失的酸楚。

如〈蒙索街的麵包店女孩〉寫一個大學生愛上偶遇的女子,天天在同一處徘徊,希望再遇見她。但女子消失三周,他索性約了對他有好感的麵包店女孩去看電影,沒想到看電影當天暗戀的女子出現了,他立刻就把麵包店女孩丟到腦後。

這樣的三角習題可說是《六個道德故事》的主題。侯麥表示他是以「交響樂的六支變奏曲」形式來構思這系列,透過大量對話闡述觀點。讓角色在反覆對話中描述事情,尋求意見,爭辯忠誠與背叛。書中言語幽默機智,看似散漫,實則精準捕捉人性與情感的幽微轉折。他把這系列稱為「道德故事」,因為它們幾乎沒有身體動作:「一切都發生在敘述者的頭腦。」因此有人描述他的電影核心在於思想而非動作,鏡頭簡單,場景素樸,充滿知識份子式的哲學氣息。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