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中國環團領孩童擺脫水泥叢林

立報/陳玫伶 2012.01.30 00:00
【編譯陳玫伶整理報導】英國《衛報》報導,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改變許多生活樣貌。過去的孩童會爬樹、拾棗子、摘葡萄、抓魚蝦、拿柳枝當口哨,玩到精疲力盡才肯回家,但現在的孩童卻守著電視機和電腦長大。在中國都市叢林中長大的孩子失去體驗自然的能力,他們可以滔滔不絕討論鯨魚跟獵豹,但對於近在路邊的野花野草卻知之甚少。雖然父母親知道,孩子食用過多加工食品會影響均衡的飲食;但他們卻不曉得,孩童接觸大量經過加工的資訊,同樣也會損害孩童的發展。理查.洛夫(Richard Louv)在《失去山林的孩子》(Last Child in the Woods)一書中,用「大自然缺失症」(nature deficit disorder)來描述兒童與自然失去連繫的現象。在高速現代化和都市化的中國,大自然缺失症正快速蔓延。在1993年成立的自然之友(Friends of Nature)是中國最早的非政府組織之一,該組織透過鳥類觀察和園藝團體,舉辦活動讓都市大眾能親近自然。自然之友在2000年推出綠色希望行動(Green Hope Action)和羚羊巴士(Antelope Bus)兩項計畫,將自然教育的重點鎖定在兒童身上。都市孩童與自然脫節綠色希望行動讓來自都市的參與者參訪貧窮鄉村,藉此提供環境教育;羚羊巴士則是自然之友借鏡自德國的一項行動式教育計畫。在早年。類似的計畫還有北京天下溪教育諮詢中心(Beijing Brooks Education Centre)的兒童濕地保護計畫。這些計畫都是從都市發起,現在則轉向偏遠農村地區執行。過去,非政府組織多將心力放在弱勢團體,而不是都市居民,因為城市人口通常享有較多資源。但隨著時間遞移,這些組織開始有人質疑長途跋涉的作法,並且看到都市群眾的需求。他們發現都市的孩子鮮少有機會親近自然,甚至被掛上大自然缺失症之名,於是開始在都市中推展環境教育的實驗。都市的孩子和家長紛紛湧現,他們不需要更多知識,而是需要重建他們與自然環境之間的聯繫走出戶外 提升心靈愛自然教育諮詢中心(Lovingnature Education and Consulting Centre)擔任環境教育講師的吳悅(音譯)表示,即使是一隻螞蟻也可以讓家長和孩子感到恐慌。過去我們經常抓來玩的螞蟻、蠕蟲和蜥蜴,現在在孩子眼中卻可能成為野獸。曾經有一個實驗發現,日本大學生寧可逗留在水泥溝渠旁,也不希望涉險於附近樹林間的溪流,因為那是危險的。長期與自然環境分離造成疏遠、恐懼和失去讚賞大自然之美的能力。而非營利組織的工作就是讓孩子體會山林環境的美妙,讓孩子能叫出一棵樹的名字,或是讓他懂得欣賞樹木之美、瞭解結構和變化,並認識動植物之間的關係,都可以增進人與自然間的連結。這些概念在兩三年間,催生許多自然環境的觀察與教育活動。譬如自然之友的營隊、天下溪在北京郊外自然研究中心的自然與藝術體驗、瀚海沙(HanHaiSha)的園藝計畫,以及自然之心(Nature Heart)結合觀察、解說及攝影的環境課程。各式活動讓孩子可以突破與環境之間的隔閡,過程如同入一段奇異旅程。在自然之友工作的宋希(音譯)負責體驗自然的計畫,她要求孩子閉上眼睛,躺在大樹的樹蔭下,當他們打開眼睛,看見穿透綠葉的陽光,以及四週的寧靜環境時,世界彷彿停止運轉。都市孩子一開始不感興趣也不守規矩,但時間久了他們會漸漸好奇而且聚精會神。一開始,孩童不想弄髒衣服,看到小蟲就大驚小怪,但他們很快地就會熟悉,接著父母也跟著一起活動。如果有機會觀察和體會,孩子們往往會發現平常不曾留心的新事物,能啟發他們的想像力。環境一直在變化,而且充滿美麗之處,如果每個人都能去讚賞和認識自然,孩子們的感覺會變得敏銳、激發靈性且清淨心靈。不管是什麼背景,孩子們都可以發現自然的奧妙。自然之友的胡慧之(音譯)表示,大人在欣賞山景與艷麗的花朵時,也能領受到自然的力量。讓孩子在戶外玩耍不僅能變得健康,還可以訓練肢體動作的協調性,以及幫助建立友誼,在未來形塑更健全的人格。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