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BMW【試車報導】圓缺的成熟—BMW 120d Urban Line試駕

Carstuff/edison 2012.01.16 00:00

1系列,對於BMW而言,無疑是相當具意義的重要產品,身為品牌首次跨入C-Segment級距的掀背作品,更以車壇首見的FR前置引擎後輪驅動配置立下標竿。2004年初代目問世後,2011年第二代車型問世,立基於第一代車型的市場熱度,台灣總代理汎德汽車在半年內將其正式引進台灣,盛大的發表活動再次說明對其之重視程度,但很可惜的,僅有半天的試車行程,更遭逢近來不斷的連綿冬雨,從此次試駕主角120d Urban Line的身上,全新第二代1系列的了解,真的有限。

 

僅僅四小時的體驗時間,要全盤感受出120d Urban Line整體表現,著實相當有限。

 

或許是宿命,與兩世代的1系列邂逅,總是在雨中度過,此是更受限於汎德公司的安排,賞味時程縮短至半天時間內;要在短短四小時內體驗此世代1系列的進步幅度,加上濕滑的路面狀況與視線不佳的天候條件,試車組盡了極大努力,好在120d Urban Line本身個性明顯,短時間內掌握些許特性,將此四小時體驗的特性濃縮,成熟,應是筆者會選擇的最佳形容。

憶起第一代1系列掀背車型的試駕經驗,從120i開始,到手排設定的130i與手自排設定的130i,還有120d與最後壓軸的123d,雖然動力系統不同,但呈現出的個性,以初生之犢的衝動個性,向所有於C-Segment的前輩們下戰帖,靈活、精準又帶些敏感與神經質的性格,都像是位踏入職業領域不久、準備大放光芒的球星;而此次再次相遇,從120d Urban Line身上明顯感受出其成長幅度,無論車身尺碼、操控特質,透過120d Urban Line上所呈現的,新世代1系列轉變定位還挺一致。

 

新世代1系列問世後,外觀上正負兩極的美感評價,個人認為,實車觀賞較圖片來得更為立體以外,也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

 

無論從實際數據,到實車的觀賞,新世代1系列「長大」的感受挺明顯,雖然有著正負兩極的外觀設計,但拉長車頭的比例改變,朝向著家族跑車化一貫的座艙後移手法,跑格的確是更為清晰的;不過猶如胖了一圈的車身造型,又稍為沖淡了些俐落身型,好在車身上尖銳且深刻的版件肌理造形依舊,又透過Sport與Urban雙定位訴求的包裝,要論個性與辨識度,120d Urban Line表現仍出色。

不僅車身造型較前世代明顯放大,車頭比例的拉長,也些許改變了新世代1系列外觀的視覺感受。

 

比較起兩世代的座艙鋪陳,新世代1系列是改變許多的,但由於近年來BMW家族化的面貌統一,坐進120d Urban Line車室內,其實沒有太多令人驚訝的新意,但另一角度,也就是令人感到熟悉的上手度,且更為精緻化的資訊提供介面,無論是儀表內建的液晶螢幕,還是中控台上方達8.8吋的大型化顯示幕,搭配著頗受好評的中文化iDrive資訊介面與衛星導航系統,科技面向的表現分數相當高,且更佳的親和力,更是同級難及的優勢。

雖然座艙格局與鋪陳較上世代改變許多,但由於是一致性的BMW家族面貌,因此設計新意不甚明顯。

 

多功能方向盤搭配方向盤後換檔撥片,操作手感出色。

 

儀表板內的多功能顯示幕,會顯示目前動態行車模式以外,也提供多項行車資訊,與瞬間油耗與電能回充狀態。

 

頗受好評的iDrive中文化操作界面,試駕車型還選配了中文化衛星導航系統,操作依舊十分便利與就手。

 

手套箱內的外接音源插座,展現車型定位的科技與年輕化取向。

累積過前世代1系列車款的多次試駕經驗,常有身邊朋友問我,推不推薦這輛車?我通常劈頭就問:「你後座常有載人需求嗎?」會出此詢問,主要是前世代的1系列空間表現,也總是為人詬病的環節。對此,長大後的1系列內,有了明顯的改善,後座空間放大許多,但若要於同級中取得絕對優勢、讓人一坐就印象深刻,抱歉,新世代1系列還沒這種功力,以空間取勝的Golf,還讓人感覺寬敞點。

Urban Line車型中專屬的織布皮革拼接座椅,創意與乘坐舒適性出色,但耐髒度便稍打折扣。

 

可調式的腿靠設計,一向是BMW車型座椅的優點。

 

藉由後座椅前傾營造出的彈性後廂容積,展現出掀背車型一貫的空間使用度。

 

「空間不是我重視的,駕駛樂趣才是!」如果朋友作此回答,1系列是我絕對推薦的進口掀背車,而在新世代車型上,透過120d Urban Line的演繹,這從第一代樹立的標竿,也沒於此世代車型上打上折扣,且以台灣的路況而論,筆者認為,反倒還加分些許,為何?就是出在其更為「成熟」化的底盤調校。

 

硬派的底盤回饋、精準的轉向反應,是第一代1系列的操控感受,雖然還不到死硬的不適程度,但在台灣不佳的道路狀況蹂躪下,一路上總會有幾個無法閃避或預料的坑洞,讓你的身體感受到那麼紮實的一拳;而在新世代車型上,駕駛著120d Urban Line於台北道路飛馳,懸吊的韌性與Q度增加了,反應速度依舊,但作動的細膩度更勝,不會有拳拳到肉的直接,多了份緩衝,仍保留駕駛與路面的連結,雖然稍微電子化的做作了點,但你依舊有著高度與充分的掌握性。以台灣路況而論,此般的改變或許對於少數的熱血派駕駛稍嫌可惜,不過對於多數代步為主的消費者而論,1系列更為容易親近,樂趣也不至於犧牲太多,有何不好?

 

建立在前世代的犀利與靈活平台上,新世代1系列操控表現更趨穩定,舒適性也提升許多。

 

雖然直接感不如上世代來得令人驚艷,但以台灣路況而論,1系列此般的進化,應可更適宜台灣用路環境。

 

相較於前世代的120d,此次120d Urban Line動力稍微放大,不過最令人樂道的動力特性依舊,經過BMW團隊的調校,傳統柴油引擎「英雄氣短」的特性在120d Urban Line上仍不明顯,從2000rpm一路快速攀升的加速感受,到5000rpm時沒有明顯停歇,拉轉的樂趣可在此具引擎上充分享受,不過受限於時間,試車組享樂機會不多,但對於變速系統的表現,印象倒是較為深刻。

 

120d Urban Line搭載的2.0升直列四缸柴油引擎,具備有184hp/4000rpm最大馬力與380Nm/1750rpm峰值扭力的動力水平,較上世代進步些許。

 

八速手自排變速系統成為120d Urban Line的標準配備,ECO PRO、COMFORT、SPORT與SPORT +四種模式設定,在一般COMFORT狀態中,綿密的檔位設定、順暢的換檔過程,讓加速曲線成為了如你口中化開的絕讚起司蛋糕,柔軟滑順卻又不過於黏膩,適切的發揮此引擎的動力特性;切換至ECO PRO模式,更低轉速的設定,搭配節能模式的車輛狀態,避免駕駛不夠細膩的駕駛風格所造成的油料浪費,此時踩踏油門不會有對等的加速反應出現,但沒關係,切換至SPORT或SPORT +模式,透過方向盤、油門反應與換檔邏輯的調整,120d Urban Line動力活潑許多,衝勁與延展性明顯放大、也較上世代車型活潑,且重要的是,下盤的功力,不會有跟不上的吃力感,此點,BMW的性能實力一直如此。

 

八速Steptronic手自排變速系統讓動力輸出表現更為精緻與優異,對於整體動態表現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具有四種設定的動態行車模式,每個模式差別清楚,駕駛者可依自身需求充分調整適合的狀態。

 

不意外的,引擎自動啟閉系統也是標準配備之一。

 

空間的放大、乘坐舒適性的細膩化、動力面的可塑性提升,都是透過120d Urban Line車型上,試車組感受出新世代1系列的成長幅度,但很可惜的,在邁向成熟的路途上,於車室內整體的組裝與用料品質並無同步,雖然此次試駕的120d Urban Line車型中織布皮革拼接座椅創意十足、質感也不俗,但以手指滑過控台的每個飾板、檢視每個塑件接縫與收邊,卻在大膽設計的外表內,失了些許的裡子。以新台幣188萬的價格而論,你可以感受到120d Urban Line的科技進化,也可以感受到造車科技的成熟趨勢,但論最基礎的「豪華」進口掀背車型,豪華兩字,新世代1系列,似乎表現的沒有預期的驚艷,也沒有其他環節來得成熟。

 

BMW 120d Urban Line基本規格表:

車型120d Urban Line
車價(新台幣/萬)188
引擎
引擎型式TwinPower Turbo柴油直四
排氣量(c.c.)1995
最大馬力(hp/rpm)184/4000
峰值扭力(Nm/rpm)380/1750
0-100km/h加速(秒)7.3
變速箱/底盤系統
變速箱Steptronic運動化八前速手自排
轉向系統EPS電子動力方向盤
煞車系統四輪碟煞附ABS
前懸吊鋁合金雙接頭彈簧柱
後懸吊五連桿
輪胎尺寸225/45R17
尺寸規格
全長(mm)4324
全寬(mm)1765
全高1421
軸距(mm)2690
車重(kg)1365
油耗與排放(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平均油耗(km/L)21.4
二氧化碳排放量(g/km)124

 

文=葉毓中  攝影=李承儒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