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廢棄物填海造島 環署構想引爭議

自由時報/ 2012.01.10 00:00
學者憂污染海洋生態

〔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為了解決事業廢棄物陸地處理不易的問題,環保署把腦筋動到海上,有意跨部會推動「填海造島」計畫,但學者擔憂污染海洋生態,引起爭議。

環保署昨舉行「推動廢棄資源物填海造島方案」研商會議,邀內政部、經濟部和地方環保局等討論。環保署計畫書解釋,台灣每年有三百八十萬到七百萬立方公尺不適合燃燒的廢棄物、爐渣、營建剩餘物,須進行最終處置,但國內公營及民營掩埋場大概三至四年會飽和,加上非法棄置問題層出不窮,因此希望借鏡新加坡Semakau landfill、日本大阪灣的成功案例,結合商港填海造島。

環保署說,台灣也有類似經驗,包括高雄大林蒲南星計畫、中龍公司台中港轉爐石填築計畫、中鋼集團彰濱工業區轉爐石築填計畫,解決了許多問題,因此決定跨部會擴大推動。

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陸上掩埋會影響土地利用和生態,填海造島相對影響較低,還能增加新的海岸線,達到終極零廢棄的目標。

但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持反對態度,他說環保署把海洋當成沙漠,沒有資源,才會有這種構想。淺海有很多魚類,沙地下面還有螃蟹、貝類等豐富海洋生態,把大海當垃圾場,海洋遲早會反撲。日本填最多海,日本海底的生物多樣性就很低。

另外,台灣有東北季風、西南氣流、颱風無堅不摧,加上海流日夜沖刷,只要海堤一破,垃圾流出來,根本無力挽救 ,海洋受害的程度,遠大於所獲得土地的效益。

台南社大理事長黃煥彰表示,填海造島的廢棄物必須沒有摻雜有毒廢棄物、廢棄物經過完整清理步驟具安定性不會溶出有毒物質、天然造島的安全性無虞,搭配完善的廢棄物稽查制度。他很懷疑環保署是否有能力做好這些事情﹖要減少爐渣最好方式是調整產業政策,從源頭減量比事後倒在海中更重要。

環署署長:須經環評

沈世宏表示,以後這些填海造島計畫都要經過環評,將學者擔心的問題考慮進去,國外有很多成功案例,透過填海造島,可達成「終極零廢棄」,符合物質循環永續利用的目標,且陸上根本沒有地方處理了,非法棄置問題層出不窮,海洋成為解決問題思考方向。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