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原漢一起來④:議題無法聯結 因主流長期漠視

立報/呂淑姮 2012.01.08 00:00
【記者呂淑姮台北報導】教育政策、方向為國家制定,實行者則是教學現場的老師們。教師對教育政策的方向未必會百分之百認同,每位老師有自己的看法與做法,對學生也有不同的觀察。談到電影《賽德克‧巴萊》在校園裡外的發酵,賽德克族、弘光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江秀英說:「漢族學生一定會問我的幾個問題,包括為什麼要用出草來血祭祖靈,還有賽德克與日本人真的會因為在婚禮上發生衝突就引起霧社事件?」江秀英說,漢族學生對原住民族社會無法理解連結,是看不懂電影的重要原因。江秀英強調,在課堂上會和學生解釋電影的爭議之處,除了文化差異之外,也要釐清「真正的賽德克」究竟是什麼。例如劇情安排賽德克人殺害日本婦孺、莫那‧魯道殺害家人等情節,江秀英說,族人曾有過極大反彈,認為不可如此安排。放映帶動觀眾重新思考儘管電影情節對於賽德克族來說,仍有部分爭議之處,「但在電影放映後,的確曾在台中科博館展覽上,看到很多年輕學生會靜下心來看霧社事件展覽。」江秀英說,博物館展覽史料和紀錄片不如電影效果精彩,但受到電影影響,讓許多年輕人會回過頭來重新思考何謂「原住民族史觀」。只是,若要論及將歷史延伸、觸發到當下議題,江秀英說,這仍有待老師與學生一起努力。▲學者認為,多數的漢人觀眾無法理解電影情節,主因在於與生活毫無關聯。(劇照/果子電影提供 文/呂淑姮)噶瑪蘭族、慈濟大學傳播系專任講師潘朝成談到自己的觀察:「目前大學教育的目的為了什麼?如果大學偏向把學校當成職業訓練所,學生也只為了找工作而學習,很難要求學生培養批判思考、聯想議題。」潘朝成說,在學校上課時會談到原住民族的文化歷史、生活型態,但一部分學生會有「老師教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要求老師縮減原住民相關課程。但等到學生畢業進入相關領域工作後,沒有族群概念,該如何在多元族群的社會中製作新聞或節目?從電影討論認同問題潘朝成也說,大部分的學生都是看完電影就看完了,「因為與生活經驗無關,即使看見了現象也難以深入思考。」他說,有些學生是畢業之後歷練多了,才知道族群議題的重要。政大民族系副教授王雅萍曾以《賽德克‧巴萊》電影為題,要求學生寫心得感想。學生各自從電影中關注的焦點不同,多半是因為與生活或人的情感產生關聯,進而引發共鳴。▲原住民族議題,總是難以成為新聞焦點,也不會被廣泛討論。圖為2011年10月5日,賽德克族群區會社區宣教委員會牧師 Watan Diro(左)以配刀砍破建國100徽紋,象徵原住民族要打破政府謊言。(圖/本報資料室 文/呂淑姮)王雅萍從「認同」議題來探討電影:「電影中談到日本人用教育來同化原住民族,但一個族群真能被同化之後徹底消失嗎?」王雅萍說,從世界各地原住民族或移民的例子來看,認同議題通常會在遭受統治後的第三代上又出現。例如祖父輩歷經壓迫統治、父母輩努力謀生無力關注族群議題,但在孫輩就會開始思考「我是誰、從哪來」這樣的問題。王雅萍也說,台灣在原住民族認同議題、也就是民族自決、自治上,與國際相比,顯然是處於倒退狀態。她舉例,包括紐西蘭的毛利人、美國的印地安人,都擁有教育自主自決的權力,透過教育讓族人認同自我。「認識多元文化與多元族群,不能只是台灣2%原住民族的事,而是所有人的事。」王雅萍說,《賽德克‧巴萊》電影的成功,更要讓人趁此機會反思族群政策方向。情感共鳴缺乏多元經驗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張錦華認為,主流社會的漢族較無法把電影與當代原住民族議題聯想的原因,在於「跟大多數人的生活沒有關係」。張錦華說,電影帶來的熱潮,讓許多人看見了歷史、看見電影中共同的情感,「像是保護自己的家園、生離死別的痛苦,這無關族群,會引起共鳴的是共同經驗。」但欠缺多元文化真實洗禮,多數人只能從媒體報導或旅遊角度建立對其他族群的印象,要從一部電影聯想到當下原住民面臨的困難,仍屬不易。「這就好比台灣媒體上少見外國新聞,有學者認為原因在於台灣並非聯合國成員。」張錦華說,被排拒在國際之外的台灣,對於國際新聞需求相對就少;同樣的,不被主流社會關注的原住民議題,曝光率低、民眾關注度也低,即使有一部以原住民族為題材的電影成為熱門話題,大家也難以將原住民題材電影中的情節與現實拉起關聯。張錦華說,解套的方式除了教育,若能在媒體上常常談論、經常報導相關議題,讓大眾習慣並認識原住民社會與主流社會的互動和脈絡,也許就能讓更多人理解《賽德克‧巴萊》。那麼,原住民正在面臨哪些問題?原住民族的未來,眾人所期待的方向是什麼?討論完《賽德克‧巴萊》後,對電影本身的反思與檢討又是什麼?以漢人為主體的政府所害怕的「民族自治」,會對國家造成什麼影響?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