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北埔隆源餅行 香傳百年金招牌

自由時報/ 2012.01.08 00:00
前清同治年間的北埔街頭,張石溪挑著扁擔沿街叫賣用本地番薯自製的番薯餅點心;一百多年後,同樣在慈天宮前北埔街頭,他的孫子張宗文在這裡開了隆源餅行的南興分店,每到假日來買餅的顧客絡繹不絕,成了隆源香傳百年的最佳見證。

記者蔡孟尚/專題報導

已經七十二歲的第三代經營者張宗文一直保留著張石溪當年創業用的古早算盤和桿秤,加上後來隆源製作喜餅專用的木模以及他這些年蒐羅的古文物,分別放在中正路上的本店和慈天宮前的南興分店展示,一來提醒後代子孫不能忘本,再來讓顧客們感受百年老店的古早文化味。

早年先祖挑擔子 上街賣餅

張宗文強調,先祖張石溪在一八七一年製作番薯餅用扁擔和竹簍挑到街上叫賣,就是用番薯這種田間隨手可得的農產品取代當時糕餅慣用的昂貴餡料,讓當時在大隘地區開墾的客家先民,不用花大錢也能買塊餅來解解饞。

後來張家第二代張新河在隆源中正路本店經營兼賣日常用品和食品的雜貨店,糕餅仍是主要產品。

第三代張宗文接手後,在一九七三年研發出用芋頭當內餡的芋仔餅,之後每年的中秋節,隆源的番薯餅、芋仔餅就成了新竹縣溪南地區的月餅代名詞,當時還是秤斤量販,一九八一年後才開始裝盒賣。

張宗文說,他為發揚祖傳的製餅手藝,陸續研發客家口味擂茶餅、蓮子內餡的月光餅、特殊口感的 粑餅,加上原本就有兼做的竹塹餅、綠豆凸、鳳梨酥,讓來店顧客不論男女老少都可以找到最喜歡的那一味。

番薯、芋仔餅 當天現做現賣

北埔魅力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楊文國分析,隆源的番薯、芋仔餅都是當天現做現賣,口感香酥、味道濃郁,許多客人拿到手裡時還是熱騰騰的,一咬開番薯餅,飽滿內餡不但香氣四溢,視覺上也相當有看頭,這種色香味俱全的滿足感,就是隆源金字招牌歷久彌新的基本功。

隆源餅行曾在一個中秋節就賣出十六萬盒的番薯、芋仔餅,業績和名氣早受市場肯定,但張宗文強調,「祖父從沿街叫賣做起,諄諄教誨我們:『買十塊餅的是客人,買一塊餅的也是客人。』我們都要尊重!」不管客人買多少,張宗文都會露出衷心感恩的笑容。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