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蔡:未來閣揆不一定要民進黨籍

自由時報/ 2012.01.08 00:00
記者鄒景雯/專訪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昨日受訪指出,一月十四日她若能順利當選,在秉持大聯合政府的精神下,未來的閣揆不一定要民進黨籍,她會主動找在野黨商談,並且不排斥以「黨對黨」協商的方式,以專業為考量,延攬人才進入政府服務。她強調,台灣不能再虛耗下去,一定要集合一流人才來強化內部治理,這樣台灣才能從低迷中迎頭趕上,讓全民受益。

內閣將納各黨各界優秀人才

問:你在電視政見會上提出「協商式民主」與「大聯合政府」,實際內涵是什麼?

蔡:這有兩個層次,一個在政府的組成,另一個在政策的形成。在政府組成上,當選以後,我的內閣組成會秉持「大聯合政府」的精神,要納入不同政黨的優秀人才,也要納入社會的人才。

在政策形成上,必須要尊重立法院的角色,我很願意去進行總統的國情咨文。對於社會爭議的政策,也要和其他政黨來協商,以共識為推動的前提。此外,我也希望建立政黨之間常態溝通機制,幫助化解政策差異造成的僵局等等。

過去民進黨少數執政,朝野對抗相當嚴重,等到馬總統完全執政,大家以為這樣就安定了,其實也沒有。這幾年,不是朝野的對抗,就是政府和人民之間的對抗。前者有兩岸政策的對立,後者有大埔農地和國光石化的抗爭。

這就代表說,無論是少數執政還是完全執政,在贏者全拿的體制下,其實都沒有辦法創造內部的安定。一個總統最多拿到五成多的選票,對另外四成多的人,你不能視而不見。

協商式民主不能再贏者全拿

而且台灣內部,還有國家認同、階級、轉型正義未完全實現等問題,對外我們還有來自中國的壓力。台灣社會,到今天仍然是意見多元、不同立場的群體間信任感薄弱的風險社會,這樣的社會,傳統的「多數決民主」並無法緩解社會對立。政黨如果還是對抗,或完全執政就一意孤行,國家真的很難往前走。

我思考了很久,如果要有真正的內部安定,真正提升治理的效能,政治機制就要更包容,要擴大政府的社會代表性,所以總統有必要節制自己的權力。我覺得答案就是「協商式民主」。這樣才能夠打開這個死結。要安定,就是不能「贏者全拿」,而且要有政黨願意先跨出這一步。

問:國民黨批評這表示民進黨對於這次立委選舉沒有過半的勝算?

蔡:這和國會席次多寡無關。不管民進黨有沒有贏得國會多數,我們的新政府組成,一定會跨越黨派。因為這主要不是為了解決少數執政的問題,而是要解決社會內部分歧的問題。

未來組閣不排除黨對黨協商

問:新內閣會不會經過黨對黨協商、黨進黨出?

蔡:我可明確地說,未來組閣不會排除黨對黨協商。如果一個國民黨員進入民進黨執政的內閣,能有黨對黨的溝通來強化他的代表性,這也有助於政策和政局的穩定。

溝通的對象除了政黨,也應該包括國會和社會,透過多層次、多管道的溝通,有助於施政的推動,並化解社會的對立。

問:閣揆的選擇呢?是否跨越黨派思考?

蔡:在我的構想中,未來的行政院長,不一定要民進黨籍。

人才是社會共有的,不是單一政黨的資產。所以我們要尋找一個新的政治模式,不是一定要有你無我。台灣要面對的國內外問題很多,怎麼樣團結這個社會,這是總統要做的功課。

唐飛組閣不是一個成功經驗

問:這跟阿扁過去找唐飛組閣,有什麼不一樣?會不會重複過去「拉夫式」的全民政府?

蔡:唐飛組閣並不是一個成功的經驗,原因是當時沒有先找在野黨談。未來,我希望組閣前能夠跟其他政黨坐下來溝通,討論人選、政策方向,就會和二○○○年不一樣。這也是人民想要看到的政局安定。

當年,我們第一次執政,國民黨也在學習當在野黨,沒有政黨合作的政治氣氛。今後當民進黨再次執政,國民黨也再次在野,政黨輪替常態化之後,會比較容易形成政黨合作的環境。

當時選擇唐飛,是著眼在他背景的代表性。但在我的構想中,未來是應該以「專業」為重點,在專業需求下,爭取其他政黨和社會各界的人才進入政府。

政黨之間融冰並非表演性質

問:你所謂政黨常態的溝通機制,要如何建立?

蔡:這是我們當選後最優先要做的事。當選後的過渡期,除了政權交接,我們要和國民黨合作,來處理因應歐債問題的對策;我也會主動拜會主要政黨領袖,對內閣的組成交換意見。我們希望讓政黨之間融冰,而且不是表演性質的,是很實質的溝通,探討合作的可能。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