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封存記憶咖啡館 原民拚來的

立報/許純鳳 2012.01.04 00:00
【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我希望擁有一間咖啡屋,儲存我日後可能忘記的所有回憶。」居住在嘉義縣特富野部落的鄒族人湯文賢靦腆地說。湯文賢的臉龐黝黑,雙眼深遂,年僅33歲的他前幾年發現自己罹患腎臟癌,雖然病況控制中,但他憂心倘若再過幾年,癌細胞擴散後,有些回憶會慢慢淡忘,他希望開一間封存記憶的咖啡館,不過,如何佈置咖啡館,讓湯文賢很頭大,所幸在兩名台大生的幫忙下,富有鄒族風格的咖啡館雛型已經出爐了。去年12月初,台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教授夏學理帶著36名台大生,前往特富野部落展開「60小時大作戰」,短短3天內,他們參觀咖啡園,探訪咖啡農,完成18組創意品牌企劃,3日在台大舉行成果展。台大生的創意無限,小至咖啡豆的產品包裝、咖啡名稱設計,大至咖啡屋,都由36名台大生一手包辦,讓咖啡農種植的產物,添加濃厚的鄒族色彩。部落氛圍藏驚喜台大生施柔安和王翎共同幫忙替湯文賢設計咖啡屋。「我們希望客人一走進咖啡館後,便可以看到咖啡的成長過程,所以在門口旁牆壁上貼著從種子到生長成為咖啡樹。此外,為了增添鄒族的部落氛圍,咖啡館的佈置以鄒族主色調藍、黑、紅組成,餐桌下擺放藍、黑、紅混色的地毯,吧台的桌巾也是同色調。」施柔安耐心地指著咖啡館模型向旁人解說。她們將咖啡館的名稱取為「緋」,意思是深紅色,代表永不止息的生命力,如同湯文賢勇敢面對身體的病痛,攜手和妻子共度難關。休學回鄉闢新路大學時,湯文賢就讀東吳大學資訊工程學系,但他對資訊領域興趣缺缺,加上學費昂貴,所以大二時決定休學,回到部落幫忙種茶。漸漸地,湯文賢發覺茶農時常受到漢人的控制,尤其是價格,湯文賢無奈地:「部落的族人通常將採收後的茶葉直接賣給工廠,工廠把價格壓得很低,所以茶農賺的錢很有限。」於是他開始在茶樹旁,種植咖啡樹。不過,種咖啡不可馬虎,湯文賢說:「咖啡重質,不重量,倘若品質不佳,會被咖啡業者退貨。」湯文賢戲稱自己為「苦農」,不是因為咖啡味道苦,而是種植咖啡樹很辛苦。「種植咖啡樹到了第3年,開始採收,但一顆咖啡樹的產量不到一公斤,第5年進入量產時期,必須注意咖啡樹健康,產量增加至2到5公斤,到了第10年,必須砍掉咖啡樹,重新種植。」。目前特富野部落的咖啡農約50戶,大約從5、6年前,越來越多居民開始種咖啡,湯文賢總是苦勸他們不要再種了,否則咖啡豆過剩怎麼辦?話雖如此,身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特用農作物產銷班長的湯文賢仍積極拓展客源,希望為當地咖啡農找到更多銷售咖啡豆的管道。王翎感性地說:「短短的60小時裡,在特富野部落看到鄒族人的認真,發現他們不單為自己努力,也為部落族人付出。」湯文賢便是最好的例證。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