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美外交遭批 影響力弱化

中央社/ 2012.01.03 00:00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華盛頓特稿)美國總統選戰開跑,總統歐巴馬的外交政策成為共和黨人批評的焦點。整體而言,共和黨認為,歐巴馬在任期內降低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對中國大陸崛起的態度不夠強硬。

歐巴馬的外交政策,處理美中經貿糾紛與大陸人權紀錄,長期遭共和黨及保守派抨擊為「道歉外交」與畏懼挑戰。過去美國直接參與國際事務,採行單邊主義外交引起爭議,歐巴馬政府則傾向透過國際組織解決問題。

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AEI)研究員卜大年(Dan Blumenthal)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發表文章認為,「歐巴馬於任期內,從未與大陸異議人士接觸,相對於美國在阿拉伯之春扮演國際領袖的角色,歐巴馬向外界發出,中國政府侵犯人權無須特別關注的訊息。」

共和黨總統參選人都認為,歐巴馬在國際社會是弱勢領袖,面對中國崛起,美國國際影響力大不如前。參選人羅姆尼(Mitt Romney)曾在初選辯論批評「膽怯和軟弱無能確實引起某些人士挑釁的舉動,維繫盟友間的和平,仍須強大的美國。」

「華盛頓郵報」評論員魯賓(Jennifer Rubin)表示,「歐巴馬的中國政策試圖將大陸納入國際機制,規避與中國在人權議題及網路恐怖行動的衝突,但最後導致北京當局加倍侵犯人權與軍力高速擴張。」

過去1年,多個極權政府或領袖垮台和死亡,國際局勢出現重大變化,中國大陸成為少數尚未變動的區域。一如過往,華府政界與智庫對棘手的中國事務有不同的解讀與看法,歐巴馬的外交政策在選戰期間飽受共和黨抨擊,白宮頻頻解釋美國在國際社會仍具有影響力。

卜大年在外交政策雜誌指出,「能否和平解決美中對立,關鍵在大陸會否出現政治轉變。美國未有大量資源促使中國自由化,但中國境內仍有民眾和領導者迫切希望中國在國際間獲得尊重。」

歐巴馬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TPP)與在澳洲駐軍,確實可以看出未來美國的外交政策將透過國際結盟趨向亞太區域。不過,在阿富汗與伊拉克戰後,美國已無力再掀國際糾紛。

各界預料美國選戰期間,共和黨將持續就美中經貿與政治爭議對歐巴馬政府施壓,但中國政策不會有重大的變化。1010102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