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偉豪今天在台北記者會引用研究指出,公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一旦超過90%,中期而言經濟成長率將會因而短少1個百分點,因此,歐美等國將持續受債務問題拖累。
他表示,2008年金融海嘯後,為了挽救經濟的衰退,歐豬各國財政赤字變本加厲,希臘更是已經瀕臨債務違約問題。至於美國債務危機日前雖暫時達成提高國債上限的協議,然而卻仍舊未有明顯進展,預料金融市場可能很快再次將注意力轉移到美國債務危機上。
此外,鮑偉豪也指出目前歐美國家,儘管已祭出多項財政和貨幣刺激方案,但經濟就是無法一口氣從嚴重的衰退中復甦。除了經濟成長力道不足,失業率居高不下,以及生產人口不斷老化外,青年和教育程度較低的族群更是首當其衝。
他評估,歐美國家貧富差距將更懸殊,使得歐美經濟走向「日本化」疑慮加深,更是未來投資人需關注的焦點。
根據聯合國最新統計數字顯示,全球人口衝破70億大關。在人口大量激增下,危機也同時隱現,鮑偉豪預料將有更多人共享有限的地球資源,資源分配面臨極大隱憂。
鮑偉豪根據經濟學人最新數據統計指出,2011年以來經濟成長率前5名的國家分別是,卡達、迦納、蒙古、厄利垂亞與衣索比亞,然而這些國家皆為資源豐富國,其中卡達更因為擁有天然氣等礦產豐富,成為人均GDP最富有的國家。
加上自2000年以來,年經濟成長率達6%以上的國家共有27國,其中21個國家屬於資源國,皆顯示出未來驅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關鍵因素將落在掌握資源的多寡上。
他說,除了人口持續爆增外,發展中經濟體的快速增長,使得對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的需求持續上升。以中國大陸為例,近年無論在石油、銅及錫等大宗商品消費量所占比重正逐年上升。
其中自2004年以來,中國礦業公司已由原本的8家增加到33家,總企業價值由原本的190億美元爆增至3200億美元,加上中國大陸為確保未來的資源供應充足無虞,更是積極不斷透過併購的方式進行布局。
因此,鮑偉豪預料在新興國家龐大的需求推動下,將帶起全新的資源爭奪戰。人民幣逐漸走向國際化
通膨問題仍將不容忽視。
鮑偉豪並指出在金融海嘯前,歐美經濟持續穩步發展,當時人民幣沒有條件進行國際化,但現時情況已經逆轉,對照已開發國家大量印鈔票救經濟的效應,終將導致強弱貨幣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