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艾未未:缺席對展覽是個考驗

民生@報/陳小凌 2011.11.07 00:00
圖說:《艾未未‧缺席》特展在北美館登場。陳小凌/攝影。

【文/陳小凌】「缺席對展覽本身是一個考驗。缺席本身,也是我的藝術和我個人今天身分、我的文化處境的一部分,這個身分給予這個展覽特殊的涵義。」備受國際藝壇矚目的中國當代藝術家艾未未,今年10月英國權威藝術雜誌《Art Review》公布〈Power 100〉國際當代藝術最具影響力100人名單中居首位。台北市立美術館明天起推出《艾未未‧缺席》特展,藝術家本人無法來台,藉作品傳遞他的藝術觀。

艾未未透過文字表明自己對此次個展的態度:「在展覽當中,藝術家的在席是沒有必要的,展覽是依靠作品來完成的一次傳達,缺席對展覽本身是一個考驗。我覺得我們都是華人,有著共同的文化背景,同時在今天的政治中,也有很多問題是互相重疊複合的,我不認為我的缺席會對展覽本身有任何影響,如果我的缺席對展覽有影響,那麼更說明如此的缺席是必要的。缺席本身也是我的藝術和我個人今天身份,我的文化處境的一部分,這個身份給予這個展覽以特殊的含義。」。

北美館兩年多前策畫此次特展,艾未未也曾來台勘察展覽場地,今年4月原定來台進行特展最後磋商,行前遭大陸扣留拘役3個月,獲釋後,因中國當局規定他在一年內不得透過媒體對外發言,而且不得擅離北京市,使得艾未未在這次特展中,只能缺席。特展名稱《艾未未‧缺席》就是艾未未提出的想法。

艾未未的創作表現,改變現成物品的使用功能以及邏輯思考,加以拆解、重新組織構造。因為改變而造成的衝突,發自觀者對於事物的認知盲點與角度,但在作品的呈現上,因為製作過程的細節考量而建立其可行性與合理性,使完成品成為一個不可置疑的新載體。如作品「葡萄」使用32張清朝板凳相互扣住所串成葡萄之形體;「兩條腿在牆上的桌子」、「三條腿的桌子」皆取材清朝傢具,破壞再拼裝成為似桌非桌的器材形狀,以牆面為支撐點,裝置為另類的雕塑物件;「Through」將拆解自舊廟宇的梁柱、桌子等建築架構,重新裝置成多變的抽象造型,產生與空間環境的對話可能性。

藝術家為此展創作的最新作品「永久自行車」,以1,200輛自行車構成,車款為中國大陸國產車代表-上海〈永久牌〉自行車,艾未未在2009年於日本森美術館之個展,曾拆解42輛同款自行車為媒材創作,這次在北美館的新作,將此觀念擴大,在美術館內挑高10公尺的展廳中呈現,層層疊疊的迷陣空間,猶如具傳輸動能的抽象造形,象徵著中國大陸社會環境邁向變遷中的進行式。

巨型裝置「十二生肖」青銅獸首,是艾未未受紐約市政府邀請創作的首件大型公共藝術案,以超出10倍左右的特大尺寸比例,複製圓明園海晏堂前噴泉的12生肖雕像,2011年於紐約中央公園旁、廣場飯店前方的Pulitzer戶外雕塑噴泉展出。

《艾未未‧缺席》展出藝術家自1980年代至2011年等不同時期作品共21組件,包括15件以陶瓷、大理石、古木器、腳踏車等不同媒材之物件與裝置,2組影像創作〈失手〉與〈透視學─天安門〉,3組錄像影片〈長安街〉、〈北京:二環路〉與〈北京:三環路〉,以及一組共100張的攝影作品,其中75張為艾未未於1983-1993年旅居紐約東村時,生活中隨機拍攝的人事物地,以及1993年後在北京東村藝術社區時的攝影作品,艾未未的鏡頭底下記錄了當時的社會文化景像,以及許多現在各不同藝文領域傑出的藝術家的年輕影像,如陳凱歌、譚盾、姜文、馮小剛、謝德慶等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