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專欄/傲慢與偏見?談談師德(下)

蕃論戰/KSH/專欄 2016.08.16 00:00
師德正則校風淳,師德毀則校風降,因此教師的道德好壞不是「細節問題」,而是關係著教師們的整體形象,關係著教育、教學成果,關係著學生思想道德水準的提高。道德敗壞的人如果成為教師,對社會、對國家、對民眾即會造成重大損失。特別是在拜金主義及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下,由於某些教師的道德素質不高,工作中缺少責任感,學校這塊淨土也受到了汙染。因此,在這樣一個特定的背景環境下,加強教師的道德修養尤為重要,講師德是加強教師內涵的基本要求。 近年來許多學校為了申請補助經費,竟出現了腐敗的現象。腐敗成為我們目前社會的「毒瘤」,學校雖不是「重病區」,卻也存在著腐敗的「細胞」,這些「細胞」的出現大都是從道德下滑開始的。有的教師重金錢、輕事業,敬業精神下降,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職業上「賺外快」。有的教師自己辦課外輔導班,教材中的重要內容均在課外輔導班上講解,未參加輔導的學生難以掌握所學,而輔導是「有償的」(另繳費用),並不是「無償的」。有的教師「八小時以內」工作,「八小時以外」對學生概不負責,因而缺乏「無償的」關心學生,更甚者有教師充分利用家長的「權力」為自己「辦私事」,這些對淨化校園風氣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可見,加強教師的道德修養是提高教師水準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德興業興,德敗業敗,講師德是當代教育的迫切需要。臺灣的教師絕大多數是注重道德修養的,然也有極少數教師放鬆了職業道德修養,無視思想道德,破壞了教師的光輝形象,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學生的思想道德。講師德,關鍵在於深化教育,要教育引導教師自覺加強道德修養,常修為師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並要認真學習教育法、教師法和道德規範,永遠樹立教師高尚的人格。要加強對教師的管理和監督,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絕不能利用教育教學職責之便為個人謀取私利,在教師團體中形成講道德、重修養、倡清廉的良好風氣。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可幾。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師愛」。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孔門師生之間感情相當深厚,關係十分密切融洽。孔子對學生充滿了愛心,顏淵不幸病死,孔子極其悲痛,「哭之慟」,他對學生沒有高高在上的心理,而是採用一種平等友善的態度。《呂氏春秋》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須做到「師徒同體」、「師徒同心」。對於教師而言,要能「視徒如己,反己以教,則得教之情也。所加於人,必可行於己。若此則師徒同體。」對學生而言,則要尊師敬業。「人之情,愛同於己者,譽同於己者,助同於己者」。如果師徒相互異心,就會相互怨恨厭惡——「人之情,惡異於己者」,「不能親其所怨,不能譽其所惡。」倘若師徒同心同德,便由此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中國宋朝因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崇拜文人,藐視農人、商人、軍人,演變成後來連文人都相輕,官僚互鬥,造成國力衰弱,最後被外族所滅。現今的臺灣社會環境,更是普遍看輕農人工人、敵視經商的有錢人富家子、瞧不起保家衛國的軍人、然後量產念大學的文人。知識分子終日上網耍嘴皮子、政客陣營互鬥,接下來的歷史又會如何呢?來日方長,社會尚有更多的歷練在等著大家。教育事業是繼往開來的,務請教師堅守好「為師之道。」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