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專欄/秋風秋雨愁煞人

蕃論戰/柯媽筆記 / 專欄 2015.08.17 00:00
看氣象新聞才知道,八月八日已經立秋了,難怪最近又風又雨,真是「秋風秋雨愁煞人」。我想起洪秀柱説要效法秋瑾,看一下維基百科,發現秋瑾一家五代都來過台灣,十分意外。 1881年9月,秋瑾祖父秋嘉禾任「鹿港廳同知」。1885年,父秋壽南分發台灣台北府某縣任,被人捷足先得,改任「台灣撫院文案」。1886年,十二歲的秋瑾隨母親兄妹安抵台北,三個月後隨母親兄妹返回廈門。 秋瑾育有一子一女,離婚以後才到日本留學並投身革命。她女兒王桂芬長大當了開飛機的女軍官,國民政府撤退台灣,她輾轉來台。2011年慶祝建國百年,秋瑾的外孫女王焱華也應邀來台。 不要說她們家五代,以前讀書,老師都沒有提過秋瑾曾經來台灣,我看了維基百科真的嚇一跳。而且,前不久網路還提到,1905年底台灣青年陳天華在日本投海自盡,抗議留學生政策,秋瑾也和此事有關。 1906年2月在陳天華追悼會上,秋瑾突然取出日本武士刀,用力挿在主席台的桌子,對著反對立即回中國的魯迅等人説重話。隔年秋瑾就因參與革命被捕,從容就義。 秋瑾被逼供時,沒有透露任何同黨的姓名。至於為什麼寫下「秋風秋雨愁煞人」?我原來以為當時是秋天、秋決,結果是錯的。她被斬首是1907年農曆六月六日,離立秋還一個多月。 秋瑾就是喜歡這句「秋風秋雨愁煞人」,可能和她姓秋有關,也可能平常就覺得符合她的心境。網路說,這句話取自另一詩人的作品,不是秋瑾原創。不過,和我一樣的人很多,聽到秋瑾,一定先想到「秋風秋雨愁煞人」。 同樣是女人,我也注意到秋瑾有兩個女性友人,也都是奇女子。 第一個是她丈夫到北京任官時,她1903年在京中結識的閨蜜吳芝瑛。吳芝瑛1900年曾上書清廷談國民捐,名噪一時。秋瑾離婚,留學日本就是靠她支助。 第二個是她1904年到天津拜訪,兩人並同榻而眠的呂碧城。呂碧城是大才女,當時是大公報編輯,後來當過袁世凱的祕書。秋瑾曾號碧城,特地來看看另一個常發表文章的碧城,交成朋友後,秋瑾就不再自稱碧城了。 我所以特別談我們女人間的友情,是因為秋瑾被斬首後,出面收屍的是呂碧城,葬她於杭州西泠橋畔的是吳芝瑛。 至於「秋風秋雨愁煞人」,我査網路是出自道光年間詩人陶宗亮的「秋暮追懷」,我也學學秋瑾吟吟詩: 人生天地一葉萍,利名役役三秋草。 秋草能為春草生,蒼顏難換朱顏好。 籬前黃菊未開花,寂寞清樽冷懷抱。 秋雨秋風愁煞人,寒宵獨坐心如擣。 出門拔劍壯槃游,霜華拂處塵氛少。 朝陵五嶽暮三洲,人世風波豈能保? 不如歸去臥糟丘,老死蓬蒿事幽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