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專欄/國家如何「製造低收入戶」

蕃論戰/廖偉翔/專欄 2015.06.18 00:00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低收入戶」和貧窮幾乎是畫上等號。然而報章雜誌上,仍時不時有「明明很窮苦卻無法獲得低收入戶認定」與「明明很有錢卻還能獲得過低收入戶認定」這兩類的新聞。洪伯勳的《製造低收入戶》一書,為我們澄清了低收入戶認定過程的種種迷思,透過參與觀察官僚體系內公務人員的工作實況,也破除人們對公務員的刻板印象,更為國家社會救助政策的執行提出一針見血的的剖析。 首先,低收入戶不等於窮人。書中舉出台灣低收入戶的統計資料,占台灣總人口數的1.5%,而政府將這1.5%的低收入戶當成貧窮人口來看待,也對外如此宣稱。但一攤開跨國的比較資料,便可發現台灣的貧窮人口比例,竟是世界最低,甚至不到鄰近國家如日、韓等國的十分之一。而台灣的經濟狀況,參考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便可知道,財富分配的狀況根本不可能是世界最公平。因此,從人口統計便可窺見,低收入戶的認定與貧窮人口實際狀況明顯有不小的落差。 再者,台灣的低收入戶認定的法條越改越繁瑣,然而落實在現實生活中,就是彈性認定的空間變小。依法行政的結果是,能夠符合書面審查的低收入戶,可能就是「符合法規」的低收入戶,但實際狀況無法認定為低收入戶者,目前的法規根本無法照顧到這群人。 最後,本書作者之所以提出台灣的低收入戶是「製造」出來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政府要求低收入戶必須要有一定的人數,而不是試圖找出真正的貧窮人口(儘管兩者間或有重疊);(二)低收入戶的認定其實是大規模的舊案再生產,政府以執行預算的角度來看待社會救助項目,也無意推廣與宣傳此政策;(三)貧窮問題低收化,似乎給與依循前述機制「製造」出來的低收入戶足夠的補貼,就能解決貧窮問題,殊不知這反而讓現實狀況與對外聲稱的美好想像更為脫節。 綜上所述,作者認為國家在社會救助的政策上,應負擔起主動照顧的角色,而非被動「圈養」一群「製造出來的低收入戶」,讓資源能流向真正需要照顧的人,也讓執行政策的公務人員不需時時處於緊張與自責的壓力之中。誠摯推薦這本書給對台灣貧窮問題與公務體系運作有興趣的各位。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