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專欄/擺脫倦怠社會的魔咒

蕃論戰/廖偉翔/專欄 2015.04.30 00:00
一年一度的五一勞動節又要到來,你打算怎麼過?是把握連假出去玩,在家補眠,還是連五一都沒得放假?其實我們還有另一種選擇。但在此之前,我想先談談兩本書。 最近《倦怠社會》這本書在台灣出版,其中的洞見或許可讓我們重新思考工作和生命的意義與關連。《倦》一書中直陳,我們的社會不斷灌輸「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概念,使人們過度工作和追求績效,也使自我剝削的情形更加嚴重。這樣的剝削,比外來者的剝削更加有效率,因為它與自由的感覺同時出現。然而,當再怎麼努力也達不到目的的時候,後續產生的沮喪和憂鬱感也更難以自拔。 這讓我想起去年的商管類暢銷書,《少,但是更好》這本書。其內文大意在於,要時常反省,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然後每天想辦法把精力多投注在上面,而不是整天忙碌卻都把時間花在瑣碎、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上。書中也提到,有些人的界限模糊,習慣把自己的事情交待給身邊的人去做,如果碰到這些人,不懂得適時拒絕說不的話,就很容易淪為為人作嫁;如此一來,忙碌的過程中會因為這不是自己最至關緊要的事情而感到沒有價值感,事後又會因為自己沒有拒絕而感到懊悔。但同時,書中又提到,要懂得把細瑣的事情讓給別人做,重點是要專注在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上。 然而,若真如前述所言,想辦法把細瑣的事情分配給別人,不正是降低了他人可以專注在重要事情上的時間嗎?總不可能每次自己覺得細瑣的事情,對別人而言反而是重要的。意即,雖然「專注在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上」說好聽是分工,但若沒有考慮到負面的外部影響,對他人甚至身邊的人而言,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剝削。 回到《倦怠社會》一書。雖說我們的社會的確如作者所診斷的,是充滿過多積極向上能量的社會(從《少,但是更好》可能帶來的剝削他人與自我剝削就可略知一二),但回歸「倦怠」一詞的本意,可讓我們找出可能的解方。作者認為倦怠有兩種,一種是讓人喪失動力的倦怠,另一種則是「基本的倦怠」,可使人感到寧靜與放鬆。前者是「沒有能力做一些事情」,是「積極正面力量的疲倦」,後者則是「什麼都不去做」,是把人從每個焦慮擔憂中解放出來的「空檔」。 至此,答案應該很明顯了,我們要擺脫的,其實正是過多的自我催眠與說服,才能擺脫無止境的焦慮與擔憂。一開始提到五一勞動節的另一種選擇,就是上街遊行,透過高喊「縮工時、反過勞、要加薪、禁派遣」的訴求,找回人性尊嚴,擺脫倦怠社會的魔咒。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