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專欄/柯文哲正在消耗信任

蕃論戰/廖偉翔/專欄 2014.12.24 00:00
柯文哲順利當選,再也無法如從前宣稱自己只是一介政治素人。社會大眾關心的焦點,也從選前的柯醫師是否能夠打敗對手,轉移到檢視柯市長是否能夠達成政見,以及落實選前提出的諸多政治價值。正因為如此的焦點轉移,使柯文哲每一個自相矛盾的作為,都在在消耗著社會大眾對他的信任感。 信任是現代社會合作的基礎,政治信任感在民主國家扮演的角色,也是學界積極探討的議題之一。一般認為,信任度高者,有充足的社會資本,得以從事與投身公共事務。以柯文哲為例,投身選戰前的柯文哲,是一位知名醫師,根據台灣的各種信任調查,在讓人信任的排行榜上,醫師總是名列前茅,僅次於最親近的家人。柯文哲宣布參選後,各種小故事為人廣傳,來自病患的、病患家屬的、學生的、同事的,無一不是為柯文哲累積更多的信任。相較之下,主要對手的形象是富二代,也是權貴之後,也襯托出柯醫師的可靠和值得信任。儘管在政治領域和醫院裡的信任能否畫上等號,還有許多值得商榷之處,但柯文哲本人或幫柯文哲抬轎的人,透過媒體的反覆播送,成功將兩種不同的信任,畫上近似的等號。因此可以這麼說:柯文哲是站在過往累積的信任基礎之上勝選的。 回顧選前,多少各界精英站出來力挺柯文哲,幫柯文哲的信任感加了不少分數。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勝選後,柯文哲各種政治上的反復不定,甚至失信的行為,更是在腐蝕自己賴以勝選的信任基礎。例如局長公開遴選,從遴選委員會運作到正式產出人選的過程中,甚至要不要採取I-voting,要怎麼執行,數個關卡的程序不透明,與選前標榜的「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顯有落差。十幾位市政顧問接連請辭,儘管不可否認當中有對特定人選不滿的可能,但若仔細檢視每位市政顧問提出的理由,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認為自己擔任市政顧問,卻無法發揮監督和實質影響決策的功能,不免有受騙上當之感,於是請辭就成了不得不然的選擇。這正是柯文哲信任危機的風雨欲來之兆。 面對外界紛擾,柯文哲表示「不要機機歪歪(指意見很多)啦!」或許到後來,曾經自詡為非典型政治人物的柯文哲,在走下神壇,成為典型政治人物之後,會懷念有人願意「機機歪歪」的日子。畢竟,有人肯提出意見,代表還信任你,認為你有改進的可能。因為前面沒說到的是,在台灣信任調查中敬陪末座的,就是政治人物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