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專欄/除了守秩序和國際化之外,台北市如何成為一流城市?

蕃論戰/陳妤寧/專欄 2014.11.06 00:00
  秩序一直是台北人津津樂道的一項成就,從台北捷運轟炸播放的無數支「捷客」廣告便可窺見其中精髓:電扶梯靠右側站立、車門打開時先下後上、進入車廂取下背包以及摺疊報紙避免干擾他人,博愛讓座和禁止飲食就更不必說了。和歐美不少國家的地鐵環境相比,台北確實擁有更整潔的交通運輸系統;犧牲一點個人的方便和自由(例如餓著肚子趕去上班),換來乾淨舒適的環境,是眾人願意付出的讓步與妥協。   但在這種環境的「嬌生慣養」之下,我們逐漸迷失在城市建設的表象。前些日子在荷是生非上讀到一篇關於荷蘭自行車文化的文章,台灣人稱羨的自行車車道和周邊推廣計畫、包括市中心禁止車輛行駛、週日不開車的政策,其實並不源於英明的政府或領導人,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汽車的普及,人車爭道的交通事故引發社會運動,開始反制汽車、呼籲強化自行車安全,而後逐漸形塑出全民對於自行車文化的意識。   沒有意識的建設終究只是空殼。能讓一個城市受人尊敬的不是它的硬體建設,而是公民文化素養,而公民素養除了遵守秩序規則,也包含了我們對於多元文化、弱勢人權的尊重。一個城市並不會因為蓋了更多的蚊子館或文創園區而受人景仰,自行車道或是無障礙坡道等建設,價值在於城市居民對於環境、對於弱者的關心。漸凍人冰桶挑戰風行的那段時間,許多了淋了冰水、或捐了錢,然而仍有漸凍病友在看房子時遭遇的對待。那麼縱使有再多的無障礙升降梯或導盲磚,也都只是虛有其表、譁眾取寵的工具而已。   一個進步的城市,究竟應該有更多的汽機車停車空間、還是更多的自行車專用道?究竟應該興建商業大樓、還是打造觀光勝地?這些終須回歸到一個根本的問題:台北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城市?台北匯聚了如此之多的文化活動與資源、層層交疊的舊公寓和新式大樓、其中人才與知識的高度含量,總是讓我感受這是一個有機的薈萃之地。台北市的發達,對於居上位者而言已經到達了「不做不錯」的階段(一〇一大樓和中正紀念堂總是會待在原地讓觀光客拍照的),但台北對於未來五十年的想像究竟是什麼?距離市長選舉不到三十天、這次參選人高達七位,建議至少搜尋一下政見懶人包,讓自己投票時更無愧於心吧!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