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專欄/柯文哲的問題豈止大嘴巴

蕃論戰/廖偉翔/專欄 2014.09.23 00:00
關於柯文哲,說法很多,看法也很多。但少數沒有爭論的是,他很自傲。自傲是好是壞,見仁見智,但如果自傲影響到一位候選人提出來的政見,那我們就必須思考背後的問題何在。 一般而言,人自傲到了一定程度之後,會變得謙虛,因為知道實在人外有人、學海無涯,是從見山不是山,再回到見山是山的境界。問題就出在那種卡在中間,還沒轉型成功的時期。這樣講可能有人聽了會不舒服,但柯文哲給人的複雜感受就是這樣。柯醫師對病人很照顧,是個好醫生,那是因為在加護病房看過了太多的生死,明白有些人真的怎樣也救不了,或是不知怎麼的,還是救不回來。因為柯醫師的醫術是真的好,具備好醫術的醫師,面對病人時,知道自己不得不謙虛。 但對於其他專業或領域,尤其人文社會科學,柯醫師的態度就顯得過於武斷和淺薄,譬如稱讚其競選總幹事姚立明「少數不是自然科學背景出身,但頭腦清楚的人,一般社會科學很少碰到邏輯清楚的人」,或是再早些時候的出言貶低「律師世代」⋯⋯等等。(別忘了,碰到MG149案,柯醫師還是得需要律師的幫忙啊。) 同樣是醫學背景出身,也可以來看看其他人是怎麼說的。最近香港大專學生的罷課行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香港中大醫學院的學生,亦發起了聲援的行動。在中大醫學院學生政改關注組的聲明〈醫學,本來就是一場革命〉之中,堅定地提出:「⋯⋯醫護人員的專業知識及對病人的愛心,從來並不只限應用於醫院內,更可走出『白色巨塔』⋯⋯因為我們確信:醫學,就是以人為本,由人出發,是一個對人關懷的學科和專業⋯⋯這份『仁愛』不單只限於對病況的關注,更是對病人生活的關懷;不單只存在於我們工作的醫院裡,更可體現於我們生活的社會中。」不知道柯醫師在公開場合貶低不同專業領域人士的時候,是不是還能記得平時對人的關懷呢? 面對柯文哲,我們當然不能拿蘇清泉或邱文達來比較,宣稱自己未曾靠爸的連勝文更是無須多提。有許多人會為柯文哲緩頰、甚至辯解,最常見的說詞不外乎是他很有學習能力、很願意改。這當然是好事,可是跟他對不對是兩回事。也有人褒揚說,柯文哲願意下放權力,推動政府決策透明化、推動open data等等,但我們更期待的是,柯文哲若當選,能審慎地使用選民賦予的權力。要柯進步,就要對他提出批判和指教。柯文哲的支持者和幕僚實在不應該一味護航到底。 身陷歧視女性風波,柯文哲表示他發現外科是滿封閉的社會,「有時在一個封閉的社會覺得很自然,但拿到整個社會就不是很恰當,該改就改。」我們期待柯文哲能繼續用這樣的態度面對稱頌蔣經國、以及要求毒品連坐罰等缺乏歷史與現代法治觀點的大是大非問題。 早在19世紀,德國病理學家、社會醫學之父Rudolf Virchow曾言:「醫學是一門社會科學,政治只不過是大規模的醫學。」如果說真有上醫醫國這回事,柯文哲才更應該要了解,若真心把治理比擬爲診療,絕對不是想當然而那麼簡單。有些病人不知怎的就是救不回來,有些政治也是。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