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輕旅行】深度新加坡(四) 肉骨茶體驗

yam蕃薯藤新聞/詹耀仁 2016.10.28 00:00
談起新加坡當地美食,「肉骨茶」(閩南語:Bak Kut Teh)絕對是多數人會聯想到的選項前三名,但肉骨茶事實上非「茶」也,而是以中藥、香料(包括八角茴香、桂皮、丁香、大蒜)及豬肉排為食材,並熬煮多時的濃湯。 相傳十九世紀許多遠渡重洋到馬來半島採礦謀生的華人,由於大量勞動之故,需要補身且提高工作效率,卻無法負擔昂貴中藥材費用。後來有一位稍懂中藥醫理又懷有仁心的錫礦場老闆,寫下中藥配方吩咐廚房熬了一鍋藥材骨頭湯,不但美味並且營養豐富,又能提供身體能量兼驅除風寒,便很快在勞工間流傳開來。而肉骨茶之名則是源自創始人姓名「李文地」,因為當年賣肉骨湯被顧客冠上「肉骨地」綽號。由於福建話中的「地」與「茶」音近(用台語發音也相同),加上喝茶配肉骨湯原本就是當地盛行飲食方式,久而久之就被稱為「肉骨茶」,也漸漸成為新馬兩地知名美食。 隨著肉骨茶在東南亞到亞洲及世界各地流傳,烹飪風格亦隨人們喜好而有所不同。常見肉骨茶風味大略可分為以下三派: 潮州派:顏色較淺,湯中使用更多胡椒,故有較重胡椒味(下圖一來源:發起人肉骨茶臉書),盛行於新加坡。 福建派:顏色較深,使用較多豉油(黑醬油)調味(下圖二來源:大榴槤),故有較重藥材味,在馬來西亞與台灣較常見。 廣東派:加入中國藥酒,以加強藥效。 在新加坡有許多肉骨茶名店,如黃亞細、松發、老街、以及發起人等,也各有喜好支持者。傍晚時分在當地友人帶路下,來到位於Balestier Rd.上「發起人肉骨茶餐館(Founder Bak Kut Teh Cafeteria)」創始店(下圖)。當首次看到餐館名稱時,不由自主地想像成「發起"人肉骨"茶餐館」,心中忍不住噗哧一笑。 一踏進店中,便被貼滿餐廳牆上四周的照片吸引,原來是老闆與眾多明星的合照(下圖一~三),包括大導演李安、周杰倫、庾澄慶、蕭敬騰、SHE、吳宗憲、周華健、陳昇、伍思凱、任賢齊、張韶涵、郭書瑤、余天、尤雅、陳雷、豬哥亮、成龍、陳奕迅、吳鎮宇、BEYOND、朱茵、范文芳等不計其數,幾乎把台港中新馬各年代知名藝人一網打盡,顧客用餐之餘兼追星也成為一大特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女婿-港星周潤發(下圖來源:發起人肉骨茶臉書),據說陪妻子回娘家時,必定前來大快朵頤。在名人加持下,也讓餐廳名聲更為響亮,而周圍數家小吃飲料攤,也能看到發哥與攤販店主們的合影。 端詳菜單(下圖一)後點餐,沒有等待許久菜色即一一上桌,豬排肉與尾龍骨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潔淨米白色。由於長時間燉煮之故,豬肉嚐起來香甜軟嫩,胡椒湯頭溫潤甘甜,絲毫沒有嗆辣與濃郁中藥味,兩者彷彿渾然天成。若想要吃重口味,可沾上用醬油、碎紅椒和蒜蓉調配的特製佐料。除了搭配米飯和麵線外,當地人喜歡將油條浸泡於肉骨湯中沾著吃,亦別具一番風味。同時桌上還會附上濃茶,以清除豬肉油膩口感。除了肉骨茶外,豬什錦湯、蠔油菜心、滷粉腸等,也是不可錯過的美味(下圖二來源:發起人肉骨茶臉書)。另外在新加坡肉骨湯是可以無限暢飲的,但大多數人最多兩碗就非常飽足了。 老闆蔡水發(下圖左坐者)年輕時養豬,1978年開始賣肉骨茶,儘管已逐漸交棒給第二代經營,但仍常在店內坐鎮。他特別強調豬排要三層肉中帶油花、並且要比一般的豬肉長才好吃。 原本以為用餐完畢後會汗如雨下,但只覺身體溫熱充滿活力,並無燥熱悶濕感,豐富五臟廟也兼具消除旅遊疲憊。離開時看到餐廳外頭仍有不少饕客排隊等候,暗自慶幸有事先預約,儘管無須如同前人般消耗大量體力,卻在樸實菜色中,得到許多滿足與感謝。(待續) 中華航空自十一月起,每日兩班來回直飛新加坡: 詳細資訊請點選:華航官方網站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