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南橫旅記/卡那卡那富 故事藏在河裡

yam蕃薯藤新聞/周宜樺/採訪報導 2014.07.19 00:00
滿清時期,執政者將居住於阿里山的原住民統稱為「鄒族」,其多居住於玉山西南方,以阿里山為主要分布地。最初,他們與日本人、布農族同住於玉山,後因人口眾多且腹地狹窄,為耕作與狩獵之便,便各自下山分住各地,鄒人分三路線下山,其中兩支分別沿著濁水溪與楠仔仙溪來到平地,其中一支便來到了現今的那瑪夏區。 在過去,「鄒族」被分為「阿里山鄒(Tsou)」、「卡那卡那富(Kanakanavu)」與「沙阿魯阿(Hla’alua)」。但卡那卡那富族人在與鄒族人接觸後,不僅發現他們在語言上無法溝通,祭典飲食上也有很大的差異。這源自日治時期統治者的誤會-卡那卡那富族語中的「鄒」意思是「人」,通常作為自稱用,日治時期的統治者因為不懂他們的語言,便將卡那卡那富歸類為「鄒族」;藉地理位置之便,將阿里山鄒命名為「北鄒」,而卡那卡那富和沙阿魯阿族則合稱為「南鄒」。 霧社事件爆發,日本人改變對原住民的統治方式,以威脅利誘的方式,將居於深山的兇猛布農族遷移下山,形式上包圍了定居河谷地區的卡那卡那富族,強迫兩族通婚,致使原本人數處於弱勢的卡那卡那富,更瀕臨族群銳減的危機。卡那卡那富族雖然於今年6月正式列為台灣原住民第16族、不再屬於鄒族,但全族人數僅500人左右,其中約只有10人會說卡那卡那富語,布農語仍是他們的日常通用語。
※ E-BU和GIWA。/圖 周宜樺攝影
小旅行中,布農族的E-BU是我們的一日嚮導,而她的卡那卡那富族朋友GIWA今日掌廚,為我們準備一桌布農族及卡那卡那富族的特色菜餚,兩族飲食融合一桌,呈現在我們眼前。E-BU笑著說,從外表上很容易看出誰是布農族、誰是卡那卡那富族,「布農族都像我一樣,皮膚黑、矮矮的,雙腿強壯;卡那卡那富就像GIWA那樣膚色比較白,高高瘦瘦的。」居住於溪邊的卡那卡那富族,形成他們特有的溪流文化,視河中的魚、蝦、蟹為他們的幸運物,4月的「河祭」就是卡那卡那富相當重要的一項祭典。 飲食中多見野菜、溪魚料理的卡那卡那富族,和習慣打獵維生的布農族大相逕庭,布農族大多以肉為主食。這趟旅程中,剛好遇上E-BU準備要嫁人,順便和我們介紹了布農族的嫁娶文化,婚嫁時,「聘金多寡」指的就是豬隻的數量,豬隻數量也可以說是代表了新娘的身價,數目大約數十隻不等;舉行婚禮時,除了喝酒慶祝等傳統儀式,參加的賓客將會領到一份切好的豬肉,作為婚禮禮物。
※ 卡那卡那富的主食之一Savusava,以小米或芋頭粉包裹山豬肉,類似漢人的粽子,外層包假酸漿葉,蒸過後散發淡淡清香。/圖 周宜樺攝影
酒足飯飽後,小旅行的第二站來到瑪雅工坊,身穿卡那卡那富族傳統服飾的女主人為我們介紹皮染工藝,說起自己在風災後去參加職訓課,後來如何成立此一工坊的故事。出於溪流文化的傳統,因此挑選螃蟹作為此次皮染的主題,旅人們可盡情發揮創意為螃蟹染色,製作獨一無二的鑰匙圈。卡那卡那富族的文化復興,除了透過飲食、手工藝來發揚和保存,也從最源頭的生態保育做起,致力於溪流地區的螃蟹復育。
※ 來到達卡努瓦里的瑪雅工坊;毛毛雨使山境雲霧繚繞。/圖 周宜樺攝影
※ DIY皮染工藝。/圖 周宜樺攝影
現今,那瑪夏區的居民以布農族為主,但事實上,那瑪夏絕大部分的地名都是以卡那卡那富語命名,凸顯了卡那卡那富足為此區最早住民的事實。例如,那瑪夏(Namasia)其實是卡那卡那富族語中的「楠梓仙溪」,便是根據卡那卡那富族的傳說演變而來。傳說中,數百年前一位名叫「那瑪夏」的少年發現溪中有條巨大的鱸鰻堵住溪水,不僅造成下游水量變少,更危及部落安全,趕緊回到部落向族人通報,後少年因驚嚇過度,幾日後便逝世。族人為了紀念那瑪夏,而將此溪流命名為「Namasia」,也做「男子溪」,而閩南語中的「男子」也正與「楠梓」同音,因而在日治時期將之改名為「楠梓溪」,「仙」字則是後來為表尊敬而加上去。 2014年甲仙南橫小旅行 出發時間: 7/25~27(週五到週日)甲仙~寶來小旅行 8/1~3(週五到週日)甲仙拔河小旅行 連絡電話:02-2516-2260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小旅行報名網路連結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