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三月「瘋媽祖」 北港的陣頭文化

yam蕃薯藤新聞/李閔超 特稿 2012.02.11 00:00

 

每年的農曆三月19日到23日,有一系列「迎媽祖」的祭典活動,其中三月19、20日,為媽祖出巡遶境日。源自於清朝康熙年間,樹璧和尚於3月19日從湄州朝天閣奉請媽祖神像,登陸北港,信眾立祠奉祀,此後香火日益鼎盛。並每年回湄州謁祖,於三月19日回抵北港,並舉行盛大慶典。後來雖因日人統治而中斷此行,但媽祖的遶境活動就此延續下來,並擴大成兩日。

每年這兩天,北港地區湧進大批人潮,各式各樣的陣頭、藝閣以及鞭炮,構成一幅「鬥鬧熱」的慶典景觀。在鑼鼓喧天中,遶境隊伍浩浩蕩蕩的展開。由路關牌、大燈及開路鼓等帶頭出發,接著是文武陣頭,以及哨角、執事團、鑾駕儀仗隊、神童團、神明會等聖駕陣。媽祖遶境的行程,兩天上午各以「南巡」、「北巡」為主,下午及晚上則繞巡北港鎮內的街道;整個遶境隊伍可以綿延好幾公里,而這兩天的北港,也宛如不夜城,熱鬧滾滾。

最早的陣頭是成立於1746年的集斌社,是早期文獻上記載全台少數在清初時成立的陣頭,而北港陣頭全盛時期,是全台鄉鎮中陣頭數排行第一的,高達三十個社團;另外更有自創新形態陣頭:馬陣吹,莊儀團,神童團

  

金聲順開路鼓,創立於清咸豐5年,類屬鑼鼓陣,奉田都元帥為祖師爺,成立迄今已有115年歷史,較早為朝天宮媽祖出巡,遶境的前導藝陣,因名開路鼓,清咸豐年由楊添丁,蔡宣法,蔡老慶,王如山,蔣馬來等人發起正式組織,整合鑼鼓陣稱開路鼓。金聲順則是前清秀才朝天宮管理人蔡然標先生命名,並書金鼓威聲開路順期勉,延續百年傳統"金聲順開路鼓"是北港媽祖駕前陣頭的先鋒,應屬一項殊榮。開路鼓應屬北管的曲,亦有以古樂稱之,但以早期台灣的傳統迎神賽會,應該是從閩南地區傳來的,因此較屬於地方性戲曲,其鑼鼓較似亂彈,是重音樂,除鑼穀,哨吶,並配有大弦,二弦及三弦,用於演奏,即排場,笨港地區民間每有婚嫁,入厝,神明遶境及生日,多主動邀請金聲順排場以助聲勢,增添熱鬧。

    

德義堂龍鳳獅<聯隊>,創立於清光緒20年,類屬龍鳳獅陣,兵器,宋江陣,奉太祖先師為祖師爺。成立清末光緒年間時局紛亂,圬方防範盜賊保衛鄉民兼防身,聘原任清代水師把總,劉美堂先生,教導地方青年武術,號稱德義堂,劉總師為第一任師父,早期北港武術界名人吳惡牛,蔡老狗,蔡老豬,鄭食,王淵語,莊龍及皆蒙受他的教導,劉總師去世後,騁請嘉義的蘇大鼻先生為第二任師父,除繼續暗授教,更增添龍鳳獅的訓練,參加媽祖遶境出巡的行列,正式以德義堂龍鳳獅之名號,迄今已120年歷史,第三任師父由蔡老狗繼任,後由莊龍先生及吳炎林先生等負責館務,及武術指導工作,由於本堂技藝高超,文武陣容壯觀,頗受各界好評,先後外騁指導高雄,台南馬沙溝、樹仔腳、菜園、南港及下灣仔內各處德義堂等,近年來校園推廣舞獅社團,紛紛前來騁請本團吳登興先生出任各校指導龍鳳獅陣,曾參加全國比賽榮獲佳績。拳術以太祖拳及達摩拳為主,兵器以各項兵器單打等練排成陣式,稱「走圈」,俗稱「武陣」,其文陣除獅團,五音以龍鳳獅鼓獨樹一格。別於廣東獅及宋江陣,僅於鑼鼓配樂,相較之下不僅活潑,美妙,節奏更有變化,百聽不厭。

 

北港集雅軒,創立於清咸豐3年,類屬北管樂,奉西秦王爺為祖師爺,成立清咸豐3年由笨港街蔡及,陳貞,吳石等數人發起,正式開館,早期因應地方迎神賽會之需而組織,由最初的演奏,而發展到可同時演出兩棚子弟戲的規模,可見其全盛時期的實力,保存文物甚多,有戲服,彩牌,托燈架,木雕彩牌,是台灣省少有的地方北管團體。北管在台灣以子弟戲稱,本軒奉祀的祖師爺西秦王爺唐明皇,屬福祿派,主要演奏樂器,有殼仔弦,吊規子,哨吶鑼,大小鼓等,"倒銅旗"是集雅軒最擅演出的戲碼,其他戲碼以忠孝節義的題材,民國16年受邀往士林演出,為本團最輝煌的時期。

 

北港勤習堂,創立於民國4年,類屬宋江陣,白鶴獅陣,兵器等等,奉白鶴先師為祖與爺。台灣於日治時期大正年間,北港媽祖香火興盛,迎神賽會更趨頻繁,地方陳姓家族推陳達先生,禮聘西螺七崁傳人,廖平丟生前來授藝,成立勤習堂以力爭上游,發揮武術精神為宗旨,凝聚地方學子,為媽祖聖誕出陣遊行,表達對媽祖的敬意,本團教練後來由陳達先生,陳水來先生,許新響先生等先後繼任,第五任則由吳西階先生,現任會長林金章先生,同時也是擔任北港朝天宮董事及華勝里里長在他積極推動之下已完成勤習堂會館的興建,使已近百年歷史的本堂有自己的會館。白鶴先師即一般所祀奉的南極仙翁為三仙的壽翁,其白鶴拳"留傳民間歷史甚久,本堂除習白鶴拳外尚修達摩拳和太祖拳及鼓陣與宋江陣,本堂獅陣配合白鶴飛舞的陣式自創一格,獨步全台,稱白鶴獅陣,十八般武藝及宋將陣兵器操演,猶如古代敵我雙方交戰甚是雄威。

 

閭山堂及聖母宮神童團,創立於民國50年,類屬童子陣其神偶較小由中小學童裝扮,奉法主公為祖師爺。60年歷史的神童團,創立人吳居宅先生,原是閭山堂佛店負責人,組團主要是為媽祖遶境增添藝團陣容。以崇敬媽祖為出發點,當時並無神童團隊,因此是全省首創,神童參神走步。是由吳先生及洪清賓老師精心教導。配合以大鼓和小跋及小鑼為音樂,風靡各中小學生前來參加,出陣人數多達近百人,陣容龐大,造成轟動各地競相前來學習或模仿,閭山堂神童團是台灣神童陣頭的"開山祖師",因此保有最旱期的參神步法與動作,通常在媽祖遶境和起馬與入廟之前時才全套展演以示崇敬,本團神童曾隨北港媽祖分靈到日本國箱根和美國舊金山及中國大陸與僑居地等多處,在台灣的台北朝天宮和高雄朝后宮及大甲鎮瀾宮等各大寺廟的神童團也都是由閭山堂分身的。

 

閭山堂及聖母宮神童團,創立於民國50年,類屬童子陣其神偶較小由中小學童裝扮,奉法主公為祖師爺。60年歷史的神童團,創立人吳居宅先生,原是閭山堂佛店負責人,組團主要是為媽祖遶境增添藝團陣容。以崇敬媽祖為出發點,當時並無神童團隊,因此是全省首創,神童參神走步。是由吳先生及洪清賓老師精心教導。配合以大鼓和小跋及小鑼為音樂,風靡各中小學生前來參加,出陣人數多達近百人,陣容龐大,造成轟動各地競相前來學習或模仿,閭山堂神童團是台灣神童陣頭的"開山祖師",因此保有最旱期的參神步法與動作,通常在媽祖遶境和起馬與入廟之前時才全套展演以示崇敬,本團神童曾隨北港媽祖分靈到日本國箱根和美國舊金山及中國大陸與僑居地等多處,在台灣的台北朝天宮和高雄朝后宮及大甲鎮瀾宮等各大寺廟的神童團也都是由閭山堂分身的。

 

相關新聞:再現百年「七番弄」藝陣 鹿港人拼了

相關新聞:復興鹿港七番弄 衝破文化的庸俗與空洞

相關新聞:  南台灣的傲人的宗教文化東港陣頭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