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中國科學家汪建:台灣做研究,不能只用現成數據

yam蕃薯藤新聞/天下雜誌提供 2013.07.18 00:00
文/李雪莉 華大基因──是跨國生技大廠「孟山都」想買下的公司。一群激情的中國科學家,如何在短短12年間,在全球基因學界,走路有風,建立龐大發言權? 距離深圳市區一小時車程,來到東部海濱的鹽田區。這裡原本是棄廠離開的台商所開設的舊鞋廠,如今搖身一變成為科技園。華大基因讓舊廠煥發出驚人的生命力。 一群穿著實驗服的年輕人正在培養胚胎,這裡每週可做幾百個胚胎。他們最大的成就,是把胚胎植入養豬廠裡的母豬,每一頭長得一致、基因相同。 有「小豬博士」稱號的是杜玉濤博士,更是「手工克隆豬(複製豬)技術」的發明者。她受到華大院長、總裁汪建科學精神的感召,再加上他的一句「把技術(手工克隆)帶回中國吧」,眼看歐美在基因改造的倫理問題上,爭議不斷,杜玉濤決定從丹麥回到家鄉。 謙稱自己是「科技民工」,汪建10年間,吸引4,000名研究人員跟隨,10%是海歸派。諾貝爾獎得主,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詹姆斯.華森,也是華大董事會成員。 團隊研究人員平均年齡約25歲。華大的二把手是35歲的常務院長王俊,首席科學家是25歲的李英睿。他們都是頂尖期刊的常勝軍。 眼前的汪建,則是讓這群人跟隨的靈魂人物。他瘋狂又充滿激情。在他左前臂有個花生米大小的傷疤,那是他從皮膚上取下細胞做實驗後,留下的疤痕。 汪建和他的伙伴,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煥明,早期曾在國外求學或工作。汪建曾在華盛頓大學,楊煥明則在哈佛、UCLA進行基因研究。 1999年,他們爭取代表中國,參與全球人類基因組計劃,為1%的人類基因定序。當時還沒人能預測,中國能在基因科技版圖上,追趕世界那麼快。 事實上,當時台灣由榮陽團隊,對人類第4號染色體鹼基定序,也貢獻了千分之3。但台灣政府後續的投入卻相形見絀。近3年,中國政府花費至少200億人民幣推動基因研究,使不少台灣海歸也投入對岸陣營。 汪建說起話來很霸氣,有點偏執。每回遇到台灣朋友,他總會認真揶揄台灣,「台灣的心態都不到,只想用別人現成的數據,有種懶惰、跟隨、撿便宜的心態。」 汪建所說的「心態」,是指華大一路走來,堅持解讀生命源頭,以IT的大規模資訊分析,做為生命科學支撐的發展模式。 目前華大擁有160多台第2代測序儀,已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組研發中心。不少台灣研究者都驚訝華大發展的速度。 他們陸續完成的項目包括:雜交水稻基因圖譜,《自然》譽此為「中國對世界的最大貢獻」、第一例中國人基因組序列圖譜;也破解了全球的動植物,包括熊貓、阿拉伯駱駝等基因。 華大的目標,除了科學家想全面認識生命的本質,更多是著眼未來,包括透過基因增長糧食量。也包括透過個人基因圖譜,在嬰兒出生時可以知道可能的疾病,提前控制飲食、鍛鍊身體或提早治療。 為成為全球最好的基因組團隊,他們走向世界,挑戰極限。2003年SARS、2004年印度洋海嘯、及汶川大地震,華大派出隊伍,找病毒株,幫屍體鑑定DNA,在災區監測微生物。 這一支中國科研團隊,憑著政府大力支持,及瘋狂的科學精神,已吸引無數科學家與投資者目光。 【延伸閱讀】 小豬羅志祥:創業 讓否定你的人閉嘴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9966 負債15億,仍堅持發2個月年終!台灣阿甘變身獲利王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9965 戴勝益:給下一代急迫感、飢餓感、使命感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9963 出走台灣不是唯一的選擇:一個矽谷工程師的告白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9944 薪水不是重點!A咖員工離職10原因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5530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http://www.cw.com.tw/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