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灣新新電影運動」旗手─ 魏德聖

yam蕃薯藤新聞/陳志龍 整理報導 2012.08.27 00:00
猶記得2008年六月翻看台北電影節手冊裡,被選為開幕片的電影「海角七號」介紹,黑白印刷的劇照中是當時有點後繼無力的歌手范逸臣騎著機車送信的畫面,文字則簡略描述劇情,加上導演名字不見經傳,這樣一小欄位的內容其實很容易就會讓觀眾忽略掉。兩個月後,「海角七號」正式上映。緊接著2008下半年,台灣陷入瘋狂地關注這部片又賣破幾億。直到年底結算全台總票房是五億三千萬,成了當時台灣影史上最賣座的華語片。而導演「魏德聖」一時間也儼然成為台灣電影的救世主。 自1982年以降,台灣電影從侯孝賢、楊德昌一輩掀起的新浪潮開始,觀眾得以從市場充斥的愛國宣教片與瓊瑤三廳式電影掙脫,轉而擁抱強調自然寫實兼帶點文學氣味的新電影。新電影也的確跟觀眾共度了一段蜜月期。但經過幾年發展,台灣電影卻開始走向「作者論」而逐漸與市場背離,加上強調視覺效果與節奏快速的香港電影與外國電影配額制度取消種種因素,促使台灣電影逐漸沒落。 及至2004年「十七歲的天空」開始、2005年「宅變」、2006年「盛夏光年」、2007年「練習曲」,到2008年林書宇的「九降風」、楊雅喆的「冏男孩」等都開始擺脫台灣電影的作者包袱,轉向以清新的風格與明快的敘事重新獲得觀眾注意進而買票進場支持,這股蓄積的能量終於在「海角七號」上映後爆發出來。 「海角七號」的成功絕非偶然,甚至可以說是一則精密計算下的結果。後來我們都知道,在魏德聖心裡有一部鄉愁意義似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在心中不停召喚他,但拍攝成本過於龐大加上他又沒有拍攝劇情長片的經驗,在尋找投資的幾番挫折後,他體認到:「我找不到錢的原因,跟『賽德克巴萊』無關,而是因為我是魏德聖而不是李安。」於是他開始籌備一部成本較低,題材接受度高的電影,目的是在市場上獲得成功以作為尋求投資「賽德克巴萊」資金的籌碼。 所以簡單來說,「海角七號」就是魏德聖的一張製作精良、目標清楚的履歷表。 而台灣電影自「海角七號」之後陸續又有「聽說」、「艋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與魏德聖自己的 「賽德克巴萊」,台灣電影儼然進入到一個「新新電影」的階段。而魏德聖經由「海角七號」與「賽德克巴萊」的拍攝經驗和票房結果,顯然在這所謂「新新電影」的時期中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意義,一方面揭示了本土電影可能達到的市場規模,另外也預告了台灣電影不再背向觀眾,而是重新與觀眾建立關係。 但這不在否定「台灣新電影」階段的貢獻,如同魏導本身也曾擔任「台灣新電影」的代表人物─楊德昌的副導一樣,台灣電影發展至今自有一條脈絡可循。在繼承電影前輩們的開創精神後,「新新電影」的導演們顯然很清楚新的時代有新的思考與語言,而藉由掌握這些,去跟這個世代的觀眾溝通跟傳達訊息,積極面對市場,同時仍保有自己明確的定位,是「新新電影」有別於上一代導演們的不同之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