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沒有生態的觀光系列】 蘭嶼很美但會變成另一個墾丁嗎?

yam蕃薯藤新聞/廖士睿 撰稿 2012.05.28 00:00
  台灣人,尤其是台灣的漢人,對蘭嶼多半是抱著一種好像聽過、據說很美、不知道怎麼去、其實沒空去、反正東部都很遠、要去吃飛魚和獨木舟的印象。因為這座小島離任何決策中心都很遠,所以在宣揚觀光資源的時候蘭嶼的美會被拿出來當廣告,但不需要蘭嶼的時候,那就是擺放核廢料的地方。也因此達悟人多年來的怒吼,連媒體新聞版面都很少,而離島建設基金和台電回饋金養出了既得利益者還有島上處處破壞景觀的地面建築,雖然生態觀光風氣興起,但帶給這個具有獨特文化與生態小島的,是光榮的重現?還是再次的失去?   1967年蘭嶼開放觀光、開元港碼頭正式啟用,1970開放蘭嶼航空線,觀光客開始大量湧進。由於觀光客日漸增多,蘭嶼傳統文化開始到衝擊,並開啟觀光產業所帶來的文化改變。   因為觀光人逐漸增多,需要供給的住宿設施也會增加,因此,無論是漁人或是紅頭部落目前擁有的民宿數量已經比剛開放觀光時多上好幾十倍。雖然蘭嶼民宿數量已非常之多但仍供不應求,已至於島上不論何時幾乎都有正在建造中的民宿建築,而且不同於過往民宿風格,新建中的民宿多精心設計且座落於風景優美之處。但是蘭嶼島上的開發是否可以無止盡地配合商業需求?   有觀光客之處,必定會有觀光套裝行程,而浮潛、夜觀自然生態與划拼板舟便是三大包套。蘭嶼原為火山島,島周圍珊瑚生態十分豐富,也因此遊客千里迢迢從台灣至蘭嶼浮潛,欣賞水中美麗景象,然而多數遊客對於蘭嶼的生態保育概念僅止於晚上會有行程去看蘭嶼角鴞,卻忘記海中珊瑚的形成更是不容易,於是在其由導遊領導下水浮潛時,遊客多會毫不留情猜踩踏海中美麗的珊瑚,而且為了吸引珊瑚礁魚的注意,導遊會準備魚餌供遊客吸引珊瑚礁魚類,而遊客們也是興高采烈地將手中魚餌全部釋放,毫不留情地餵飽魚兒並且製造大量飼料垃圾。而這樣的行為卻難以勸阻或有任何的法規能夠限制。   夜觀蘭嶼自然生態更是到蘭嶼必點的重頭戲,導遊們會先各自了解島上蘭嶼角鴞最密集的地點,找出蘭嶼角鴞育雛的地方後,便能在夜間帶領遊客前往觀賞蘭嶼角鴞順。當地導遊之所以會選擇帶領遊客前往蘭嶼角鴞育雛的地點夜觀,是因為這樣一定可以讓遊客看見角鴞而不至於撲空,可是有多少遊客能在當下輕聲細語,不用強烈光束手電筒探照。若幸運,蘭嶼角鴞則能夠順利長大,可是有多少蘭嶼角鴞會願意在深受干擾的環境中繼續育雛,或許夜觀行程充滿保育的概念,可是當每天都有遊客前往觀賞蘭嶼角鴞時,有多少保育概念是真正被實行的。   蘭嶼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小島,如今因為觀光發展,對於島上的生態與文化已經造成重大的衝擊,若旅遊業者,觀光客,與部份當地民眾一再互相餵養這種旅遊味口,當蘭嶼變成離島型的墾丁大街之後,觀光資源是否能夠永續,遊客還會再來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