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芬蘭藝術家馬可:建立與自然親密的關係「台灣最適合」

yam蕃薯藤新聞/林郁倫 採訪報導 2014.08.27 00:00
「人造物成為自然的一部分,即是廢墟!」
-芬蘭藝術家 馬可‧卡薩格蘭
2014台灣設計展「打開門」揭開了台東糖廠神秘的面紗,其中製糖大工廠,閒置了18年的廠房,找來了屢獲國際建築大獎的馬可‧卡薩格蘭,讓工廠以「廢墟」之姿再生,原本充滿機器噪音與巨大機械空間,陽光從屋頂射入後,宛如聖殿之光,馬可在充滿機械空間廣植各式作物,工廠彷彿成溫室,四處洋溢盎然綠意。 馬可表示,台東糖廠充滿日本人智慧,榨糖後的蔗渣用於造紙或製板使用,汽電共生讓糖廠幾乎自給自足,無須浪費額外能源,與現今工廠耗費大量能源截然不同,加上台東原住民獨特環境智慧與自然共存法則是廢墟學院想強調理念。 策展人羅芝秀娓娓道來箇中甘苦,當初糖廠的員工們聽到要把屋頂掀開個大洞都驚訝不已,更不用說還要把這裡打造成「台東廢墟學院」"廢墟"的概念了,多虧有馬可的堅持,「他很清楚他要的是甚麼,也是我合作過最勞動力的藝術家。」民眾在裡頭可以透過玩耍和休憩感受到與自然共存的寧靜,進而獲得新的能量。 欣賞台東的在地智慧 羅芝秀也爆料,馬可‧卡薩格蘭認為如此在歐洲看不到的在地智慧,讓他深深著迷於原住民文化,藉此買了一堆關於原住民的書打算要進一步了解、甚至還可以考慮long stay,而臺東廢墟學院在糖廠的工業空間中,重新打開和自然接觸的管道,就是馬可在「第三代城市」理論的具體實踐。 臺東廢墟學院第一期的工作坊,只是將臺東製糖工廠改造成「有機機器」的第一步,馬可希望這是個持續進行的計畫。未來,能以人與自然共生的、昆蟲巢穴般的生物城市為理想,逐步朝向實驗型的藝文空間發展。期待能將這個臺東縣最大的工業遺址,打造成具有臺東在地特色的國際藝文交流平台。
新聞圖片
※ 臺東縣副縣長張基義、藝術家馬可·卡薩格蘭(Marco Casagrande)、策展人羅秀芝,在台北舉辦「台東廢墟學院」分享會。圖/林郁倫攝影
新聞圖片
※ 藝術家馬可·卡薩格蘭在製糖大工廠中親種植栽,期待爬藤類植物以及百香果...園區內的植物都能開花結果,為老糖廠帶進生命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