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北書展大獎 蘇偉貞劉克襄奪魁

yam蕃薯藤新聞/文/陳小凌 2017.02.09 00:00
副總統陳建仁今天頒獎2017台北國際書展「書展大獎」得主,來自台港馬三地,展現華人創作多元風貌。同時,首度在「小說類」、「非小說類」之外,增設「編輯獎」,以激勵台灣出版的創意與活力。 書展大獎「小說類」得主以《旋轉門》(印刻文學)拿下首獎榮耀的蘇偉貞,這次以逝世屆滿12年的丈夫為創作雛型,形塑出主人翁大疤,以及大疤死亡後的世界,並不斷啟動新生與死亡的輪迴線圈,藉以追撫亡夫的形象,不僅跳脫一般生死議題的描述,也超越了別後書寫的新可能,轉出了多重世界的時間維度。 「小說類」另一位得主,香港的作家馬家輝以《龍頭鳳尾》(新經典)拿下「小說類」首獎。這本以馬家輝出生長大的灣仔為舞台,描述1930年的香港,在充滿黑道江湖的暴力和慾望下,透過一個個離奇又動人的故事,變得既生猛又迷人,備受評審肯定。馬家輝特別抵台,參加頒獎典禮,同時在2月9日於世貿一館文學沙龍舉辦講座「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個黑社會──從《龍頭鳳尾》談小說與現實的界線」,和台灣民眾近距離暢談自己創作的歷程。 來自於馬來西亞的黃錦樹並以《雨》拿下書展大獎,本書是一本短篇小說集,他以家族記憶著手,透過用「雨」作畫的紀錄方式,集結了幾篇同名"雨"的短篇,進而彙整串連出一本描述家族故事的書。只要進一步細讀,各篇故事在這塊時間塊狀果凍裡穿梭卻不一定交會的蟲洞,跟著敍事鑽行,啵的一下就可能從中破洞而出。這也是近年來,華文小說世界極為罕見創造力的一本小說集。 至於「非小說類」作品的共通點,即不約而同皆以社會的底層小人物、公務人員及貓狗等平常不為人所注目的對象為故事主角。本身是心理諮商師的魏明毅,在《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書中,藉由跨足研究人類學時,她走入基隆碼頭工人們陽剛且充滿粗獷勞動氣息的生活場域,接觸這裡的形形色色,看到曾經繁華的基隆港,如今風光不再,碼頭工人只能被迫離開港邊,被社會遺忘,也在自己家庭裡被邊緣化。同步收集並傾聽港口勞動族群的生活苦境,如貨櫃司機、攤車小販、茶店阿姨等,藉以突顯出社會底層求生的殘酷世界。 《公門菜鳥飛》則是一本以公務員角度為出發點的書。本身在公部門工作長達6年的魚凱,也曾因剛入行而滿腔熱血,過程中卻因公部門慣有的習性而消磨殆盡。為了謀求變革,他以周遭大小事做為媒介,剖析其中的眉眉角角,讓公務員、非公務員的民眾有一個可以進行理性溝通的平台。魚凱也提到,當初這本書原是自己平日筆記作療癒之用,寫著寫著,出版的意願由然而生,最後主動向出版社出擊,進而有了這本書,更驚訝的是能得到評審肯定而得獎。 《虎地貓》寫的是一群街貓的故事,作者劉克襄用隨筆、攝影、繪圖及詩句等方式,另類闡述了街貓的生存之道,讓牠們有了被看見、被憐憫,甚至被敬佩的機會。甚至透過牠們的生存故事,也打開了我們看待環境生態的格局。因此這本書不只是街貓小傳、人與動物邂逅的故事,而是將觀照觸角深入牠者世界的生命書寫。 「編輯獎」得主,「自製類」由行人文化實驗室編輯團隊《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獲得;「非自製類」則由群學出版社劉鈐佑《茶室交易》、《窮人的經濟學:如何終結貧窮?》獲得。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